得了坐骨神經痛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經常久坐,從而導致了這種疾病的發生,那么坐骨神經痛的癥狀都有哪些,應該怎么更好的判斷自己是否患有這種疾病,下面不妨一起看看具體的內容。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征,是一種臨床癥狀,而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和繼發;原發少見,即坐骨神經炎;繼發常見,是局部及周圍組織病變累及坐骨神經,常見的有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性增生、骶髂關節的炎性疾病以及梨狀肌攣縮等。
典型的表現為一側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外側放射。走路和改變體位可使疼痛加劇,平臥時病腿抬高受限。其導致的原因,多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長期腰部用力不當、過度用力、姿勢或體位的不正確的情況。高發的人群為,長時間坐著的白領司機,長久站立的導購員教師,特殊生理期的人或腰背損傷者等等。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腰間盤突出癥狀比較相似,所以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將二者混淆,這一點還是需要注意的,只有更好的區分,才能有效的對癥治療,下面不妨一起看看坐骨神經痛的癥狀都有哪些。
1、腰椎間盤突出
病員常有較長期的反復腰痛史,或重體力勞動史,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后急性發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和體征外,并有腰肌痙攣,腰椎活動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可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X線攝片可有受累椎間隙變窄,CT檢查可確診。
2、馬尾腫瘤
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初常為單側根性坐骨神經痛,逐漸發展為雙側。夜間疼痛明顯加劇,病程進行性加重。并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及鞍區感覺減退。腰椎穿刺有蛛網膜下腔梗阻及腦脊液蛋白定量明顯增高,甚至出現Froin征(腦脊液黃色、放置后自行凝固),脊髓碘水造影或MRI可確診。
3、腰椎管狹窄癥
多見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間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后癥狀減輕或消失。當神經根或馬尾受壓嚴重時,也可出現一側或兩側坐骨神經痛癥狀及體征、病程呈進行性加重,臥床休息或牽引等治療無效。腰骶椎X線攝片或CT可確診。
4、腰骶神經根炎
因感染、中毒、營養代謝障礙或勞損,受寒等因素發病。一般起病較急,且受損范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表現為整個下肢無力、疼痛、輕度肌肉萎縮、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