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又稱之為黃膽,也就是俗稱的黃病,黃疸一般情況下都是肝功能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疾病,黃疸在任何的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會得的,所以大家應該要警惕一些,那么大家知道黃疸是什么嗎?治療黃疸的好辦法又是什么?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一吧。
黃疸是什么
黃疸是常見癥狀與體征,其發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于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漬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癥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癥狀。
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癥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癥、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患者可以表現出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疲乏無力、尿黃如茶、肝區疼痛、發熱、少數重型肝炎病例可見腹脹、少尿、出血傾向等癥狀 引起黃疸的其它因素。
生理缺陷,(先天性代謝酶和紅細胞遺傳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導致的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發生貧血、溶血,使血內膽紅素原料過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黃疽。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不穩定血紅蛋白病等等。
由于結石和肝、膽、胰腫瘤以及其它炎癥,致使膽道梗阻,膽汁不能排人小腸,就可造成肝后性黃疽。常見疾病包括。化膿性膽管炎、膽總管結石、胰頭癌、胰腺炎、膽管或膽囊癌。膽管結石,較多見于中年婦女,常有反復發作急性腹絞痛史,并放散至肩背部,黃疸與腹痛發作有關,呈間歇性。堿性磷酸酶、膽固醇、γ-谷氨酰轉肽酶等增高,膽道造影可有結石顯影。胰、膽腫瘤,老年人多見。胰頭癌起病緩慢,總膽管癌隱匿發病,患者消瘦明顯,上、中腹區痛持續加重,黃疸呈進行性加深。堿性磷酸酶、膽固醇及γ-谷氨酰轉肽酶增高。B超、CT及磁共振檢查可探及腫物、膽囊腫大或膽管擴大等可明確診斷。
新生兒降生不久可因紅細胞大量破壞,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障礙而出現生理性黃疸。還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吉爾伯特病及二氏綜合癥引起的黃疽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黃疸,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膽紅素代謝功能缺陷所造成。
心臟疾病。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力衰竭時,肝臟長期淤血腫大,可以發生黃疸。
藥物類損害。有服藥史,服用氯丙臻、消炎痛、苯巴比妥類、磺胺類、對氨水楊酸、卡巴胂等,可致中毒性肝炎。
艾灸治療黃疸的好方法
取脾俞、中脘、三陰交、膽俞穴。
灸法可以選用艾條溫和灸或回旋灸,每次各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1~3日。
傳統灸法的臨床操作要求
迄今為止,國內外臨床上應用的灸法種類,超過百種,本書即總結了114種。面對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實際操作應用時,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用佳的灸法。
一、恰當選擇施灸方法
迄今為止,國內外臨床上應用的灸法種類,超過百種,本書即總結了114種。面對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實際操作應用時,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選用佳的灸法。
都是應人而異,不同的年齡,對應的穴位或針灸手法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老人、小孩盡量的還是少用或不直接使用接艾炷灸、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患者是禁止使用艾灸灸膚的,因為會出現嚴重的化膿感染,糖尿病傷口是很不容易愈合的。不同的人體部位針灸的部位也是有所不同的,如面部,比較適宜用艾條懸掛起來或者是艾柱簡接灸法,切記不能直接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