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所有的惡性腫瘤疾病中,胃癌長期占據首席位置。不僅僅如此,在第12界胃癌大會中,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胃癌患者有一半集中在中國。
醫學上認為胃癌的高發年齡是5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比女性多出一倍。但是近年來這種常規被打破,出現了胃癌更偏愛年輕人現象。
“23歲大學生被發現胃癌晚期”、“女大學生胃癌彌留之際捐獻遺體”,諸如此類的新聞經常出現。不少人就聯想是因為吃燒烤、喝酒、熬夜導致。年輕人患胃癌,吃燒烤不是主要原因。
彌漫型胃癌
這種類型胃癌,發生比較少,與人體基因的突變、家族遺傳有關系。
一般新聞報道中提到的年紀輕輕就發生胃癌,家族中多人死于胃癌等,基本上屬于此類癌癥。
彌漫型胃癌發病前毫無預兆,并且比較急,治療后效果不是很理想。
這種胃癌與燒烤、喝酒、熬夜、吸煙關系不大,只能說這些不良習慣是誘因之一。
因為每個人從出生后體內就攜帶了癌細胞,有胃癌遺傳、胃癌家族病史的人只能說不幸運,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為什么胃癌好發于50歲以上人群?
胃癌類型中,比較多發的一種是腸型胃癌。這種胃癌,一般是從胃病逐漸發展而來。
起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胃炎、胃潰瘍、口臭、胃腸道細菌失調,如果治療后效果不好,容易引發胃癌。
而從感染幽門螺桿菌開始,再逐步發展到胃癌,據醫生講這個過程需要40年以上。
另外,致癌因素會在體內潛伏,甚至是20-30年,再隨著年老、免疫力的下降、不良習慣等因素,導致胃癌便多發于中老年人。
不過,這種現象近年來被打破。19-35歲年輕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輕翻了一倍。主要因素與不良習慣有關。
就現代人而言,睡眠少、壓力大、飲食沒有規律、吸煙、酗酒、吃燒烤、腌制食物吃太多等,增加患胃癌風險。
如何避免“發現即晚期”的胃癌魔咒?
我國胃癌存在兩個特點:一是早期就診率低,早期胃癌發現不足10%。二是生存率低,我國胃癌治療后5年生存率越為27.4%。為了打破這種現象,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胃炎的治療。因為胃炎會逐步演變為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增生,終發展為腸型胃癌。
2.胃癌高危人群注意癌癥篩查。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家族病史、長期吸煙及酗酒的、飲食不規律的、長期壓力大的等。
3.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