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在我們吃過多辣椒或者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們的口腔就容易得口腔潰瘍,但是口腔潰瘍很好治愈,大概通過幾天的藥物治療,或者幾天不吃辣,口腔潰瘍自己就會痊愈。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得了口腔潰瘍之后卻總是好不了,時間持續的比較久,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出現口腔潰瘍經久難愈,那您就要注意了,這種口腔潰瘍可能是癌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口腔潰瘍總不好很有可能是癌癥
當我們的身體上火時,火氣較旺,這時口腔里的某個地方就會出現潰瘍,吃飯喝水時會感覺到疼痛不適,但是這種潰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自愈。
假如您的口腔潰瘍一直固定在口底的位置,大概位于舌頭下方與下領骨體部牙齦之間的半月形區域,而且這個潰瘍它比較硬,時而會疼痛,很長時間都不能痊愈,服藥也治不好的時候,您可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上火了,這有可能就是“口底癌”的癥狀,要及早去醫院的口腔科診斷。
口底癌愛纏上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西方國家較廣泛,在國內較為少見,但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口底癌侵犯的部位比較隱匿,初期臨床診斷表現是小硬結或淺表狀紅斑,不痛不癢,不沾染進食,多不被注意事項。當腫瘤達到數厘米大時,腫瘤中心壞逝世破潰,狀若火山口,口底浮現一深裂隙形潰瘍。口底癌常伴有粘膜白斑,可向四周組織如舌下腺、肌肉侵犯,還可侵犯下領骨,呈現下前牙松動,舌頭運動受限。晚期或吞并沾染時可產生痛疼、流口水、進食艱苦等,可伴有淋巴結腫大。
口底癌是什么
口底癌系指原發于口底黏膜的癌,與來自舌下腺的癌應有所區別。與西方國家比較,我國的口底癌(carcinoma of the floor of mouth)較為少見。占口腔及唇癌的第六位。
早期常發生于舌系帶的一側或中線兩側,多為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生長于口底前部者,其惡性程度較后部為低。早期鱗癌常為潰瘍型,以后向深層組織浸潤,發生疼痛、口涎增多、舌運動受限,并有吞咽困難及語言障礙。
口底癌可向周圍鄰近組織蔓延,侵犯到舌體、咽前柱、牙齦、下頜骨、舌下腺、下頜下腺導管及下頜下腺,或穿過肌層進入頦下及下頜下區。
口底癌常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轉移率僅次于舌癌,一般轉移至頦下、下頜下及及頸深淋巴結,但大都先有下頜下區轉移,以后轉移到頸深淋巴結,并常發生雙側頸淋巴結轉移。
口底癌的早期癥狀
口腔變色:口底癌早期明顯的癥狀就是口腔變色,如果您的口腔在患有潰瘍的同時,開始變色,一般會變為白色、褐色或者黑色。這時,您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黏膜上皮的細胞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當口腔內的黏膜開始變得粗糙,甚至變厚呈現出硬塊狀,伴隨著口腔出現白斑或者紅斑,就可能是患有口底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