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促進創面盡早愈合,盡量減少瘢痕所致的功能障礙和畸形。
5、防治多系統功能衰竭。
淺二度燒傷的中醫療法
1、毒熱熾盛
治法:清營涼血解毒。
方藥:清營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水牛角粉10g,生地、玄參、銀花、黃連、丹參、麥冬、黃芩、黃柏、山梔、甘草各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若熱毒傳心者,加清心開竅之品,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熱邪傳肺者加清肺化痰之品如生石膏、川貝、魚腥草等。
若熱毒傳腎,尿少或尿閉者,加車前子、白茅根、豬苓、澤瀉,若腹脹便干可加枳實、厚樸、大黃等。
2、熱盛傷陰
治法:解毒利濕,養阻清熱。
方藥:解毒養陰湯加減。南北沙參各20g,西洋參15g,石斛、玄參、佛手、生黃芪、生地、丹參各12g,公英、麥冬、玉竹、銀花、甘草各10g,生苡仁20g。
若脾胄虛弱者宜調理脾胃為主,以參苓白術散加山藥、扁豆、石斛,呃逆噯氣者加制半夏、柿蒂、竹茹。
3、氣血雙虛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和胃。
方藥:八珍湯。人參20g,白術、茯苓各30g,當歸、白芍、川芎、生地、丹參各15g,紅花、桃仁、生黃芪、甘草各12g。水煎服,每日1劑。
若便溏粘臭而頻者,加葛根、白頭翁、廣木香、神曲等,嘔血便血者,加三七、白及、側柏炭、地榆炭、槐花炭。
淺二度燒傷愈合的過程
1、體液滲出期
體液滲出期是傷患在燒傷后早的變化,燒傷程度較輕的傷患通常會出現水腫或起水泡的癥狀,燒傷的面積越大,則體液的丟失量越大,如在燒傷后沒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就會導致血容量減少而引發休克,嚴重威脅著傷患的生命健康。
2、急性感染期
燒傷后的感染主要來自創面的污染,傷患在燒傷后,其機體的抵抗力會急速下降,若傷口沒有及時妥善處理,就很容易感染細菌,進而導致創面感染,極大地增加了組織的損傷。此外,若細菌沿著體液的吸收侵入人體血液中,還可誘發敗血癥或膿毒血癥,危害甚大。
3、修復期
燒傷后的修復期一般始于創面炎癥發生后不久,輕度燒傷可在三五日內痊愈,且不會留下疤痕;中度燒傷者若無感染發生,則需半月左右方可痊愈;深度燒傷者需要至少半個月方可痊愈,且痊愈后會留下燒傷疤痕;重度燒傷者通常在焦痂脫落后才會形成肉芽創面,且需要進行植皮才能愈合,治愈后會留有大量燒傷瘢痕。
結語:現在出現燒傷的很多,大部分都是事故導致的,因為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所以急救的常識是要學會的,如何應對燒傷,在呢么處理更得當都是要知道的,當您遇到淺二度燒傷的話,一定按照文章中的治療原則來救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