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黑素瘤是皮膚上黑痣的癌變,其實不是的,而是皮膚與其他器官之前的黑色素產生了癌變引起的,那您知道黑素瘤早期什么癥狀嗎?您知道黑色素瘤的病因是什么嗎?知道了原因以及癥狀,那就來學習如何讓調理,一起來看看黑色素瘤飲食需要注意什么吧。
黑素瘤早期什么癥狀
很多人剛開始患上黑素瘤根本不知道的,因為只會出現(xiàn)輕微的皮膚變化,為了防止癌變的更嚴重,所以我們要提前了解一下黑素瘤早期的癥狀是什么,這樣才能防范于未然。
1、黑色素瘤患者的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片狀脫屑,時有滲血、滲液,可高出皮面。這就屬于黑色素瘤的早期癥狀表現(xiàn)。
2、黑色素瘤患者會感覺異常局部常有發(fā)癢、灼痛或壓痛。當發(fā)生上述變化時,強烈提示有惡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說皮膚痣一旦出現(xiàn)任何變化均應行切除活檢術,以除去惡性黑色素瘤,毫不為過。這些黑色素瘤的早期癥狀是比較常見的。
3、黑色素瘤的早期癥狀還有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黑色素瘤的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黑色素瘤的病因
導致患上黑素瘤的病因有很多熱,可能因為外界的陽光就會導致您出現(xiàn)黑素瘤的,因為每個人的皮膚是不一樣的,導致的病因也是不一樣的,還有的人是因為遺傳,所以具體的來看看吧。
1、日光照射
紫外線因素,紫外線輻射是引起惡黑的主要因素,紫外線對dna的損害是很敏感的,并且可以導致全身免疫力下降,許多資料支持日照、紫外線的致病效應也有人認為日照致惡黑的論據不足;
提出日光循環(huán)因子假說,認為日光照射使機體產生一種因子,伴隨血液循環(huán)到其它部位,刺激黑素細胞產生惡變。這種假說尚待證實,但日照與紫外線引起惡黑產生的論點,還是為人們所承認。
2、種族遺傳因素
美國白種人皮膚惡黑的發(fā)病率比黑人高,日本人的惡黑低于白種人,而澳大利亞人,尤其來自英國的凱爾特(celt)族人的惡黑發(fā)病率高。
人類患惡黑的病人中1%~6%有家族史多發(fā)性惡黑著有家族史的比例可高達阿44%,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性皮膚惡黑患者450例,分布在155個家族,平均每個家族有3例,多的一個家族有15例患者。
所有病例均發(fā)生在白種人身上。有67%的惡黑是在原有黑痣上發(fā)展的,家族性惡黑有日漸增多之勢。流行病學資料亦顯示白種人皮膚惡黑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有色人種。
如果您的家族里有人換上黑素瘤的話,就要小心自己也會出現(xiàn)黑素瘤的,因為有家族史的人患上黑素瘤的概率比正正常人患上黑素瘤的概率多出了好幾倍。
3、原有色素痣的惡性變
60%的惡黑是由良性痣產生的,先天巨痣惡變率高達10%~30%,有人認為皮膚黑痣總數多于20個者,發(fā)生惡變的危險性高3倍。
交界痣和混合痣中的交界成分可以惡變成黑瘤是眾所周知的。交界痣主要是嬰幼或兒童皮膚色素痣的表現(xiàn)型,青春期以前絕少惡變,青春期后大多交界痣都已轉變成皮內痣,僅手掌、足底、陰囊、陰唇等少數部位在成人仍保持交界痣特性。
因此這些痣潛在惡變的可能性大。皮內痣一般認為是良性不發(fā)生惡變的,而現(xiàn)在皮內痣發(fā)生惡變也有報告。
4、內分泌因素
認為妊娠可以激發(fā)黑痣惡變,或促使已有的惡黑加劇而導致不良預后的看法由來已久。雌激素的增高與惡黑發(fā)生的關系尚無肯定性的結論,黑色素瘤細胞內有雌激素受體存在,表明它與惡黑的病變有一定的關系。
黑色素的形成是由于黑素細胞內有一種含cu 2+ 的絡氨酸酶,在其催化下絡氨酸氧化而成黑色素。人體內的谷胱甘肽能間接的抑制絡氨酸酶的活力,雌激素及黃體酮則能對抗谷胱甘肽的作用,而造成黑色素的生成增多,故認為內分泌與惡黑形成有一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