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病癥,這類疾病大多數因為長時間的不動,在床上血液的循環受阻導致的,壓瘡的危害還是很大的,嚴重的就會導致組織壞死。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壓瘡?壓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壓瘡是很多癱瘓在床的病人或者一些不能動的病人經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這類疾病在臨床上的分類有好幾種,需要積極的治療才可以,不然可能會讓壞死的組織更大。
什么是壓瘡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褥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皮膚壓瘡在康復治療、護理中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據有關文獻報道,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壓瘡合并征。
1.壓力因素
垂直壓力引起壓瘡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組織遭受持續性垂直壓力。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膚,易損害皮膚的角質層。剪力所謂剪力是一個作用力施于物體上后導致產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動,是由摩擦力與垂直壓力相加而成。
2.營養狀況
全身營養缺乏,肌肉萎縮,受壓處缺乏保護,如長期發熱及惡病質等。全身營養障礙,營養攝入不足,出現蛋白質合成減少、負氮平衡、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一旦受壓,骨隆突處皮膚要承受外界壓力和骨隆突處對皮膚的擠壓力,受壓處缺乏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保護,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壓瘡。
3.皮膚抵抗力降低
皮膚經常受潮濕、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繃帶和夾板使用不當、大小便失禁、床單皺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膚抵抗力降低。
壓瘡因為身體一種受著壓力而沒有得到緩解,而且營養的補充還不充足,不僅如此長時間的臥床可能身體皮膚的抵抗力都降低了。所以積極的防治很有必要。
壓瘡的臨床表現
Ⅰ度
皮膚完整,出現紅斑,解壓后皮膚顏色不能很快恢復正常,還可出現受壓局部皮膚發白、腫、熱,出現硬結或硬塊,尤其是對深色皮膚的患者。
Ⅱ度
表皮、甚至深及真皮的受壓部位皮膚破損。潰瘍比較淺表,臨床表現為皮膚擦破、出現水皰。
Ⅲ度
全層皮膚受損,包括皮下組織的損傷或壞死。可能延伸至下方筋膜,但不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