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黑素瘤是什么?很多人認為就是身體里面的黑色素癌變成為了黑素瘤,真的是這樣嗎?您知道患上黑素瘤有什么表現嗎?其實黑素瘤的表現形式不是一種的,那您知道黑素瘤癥狀有哪些嗎?當您的身體出現大片黑色斑樣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可能真的患上黑素瘤!
說實話,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黑素瘤是什么,其實黑素瘤也是一種皮膚性的疾病,是皮膚里面的細胞發生了癌變,導致出現不一樣的黑色斑樣,那就來看看到底黑素瘤是什么樣子的吧。
黑色素瘤一般指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的一種,與皮膚鱗狀細胞癌及皮膚基底細胞癌共同組成常見的皮膚三大惡性腫瘤。
黑色素瘤多由黑色素細胞所形成的痣或黑色素斑發生惡變而來。黑色素瘤已成為近年來所有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增長快的惡性腫瘤,年增長率3%-5%。并且,惡性黑色素瘤一旦進入快速生長期,則患者預后極差、病死率較高。
黑色素瘤的發病率隨人種、地域、種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白種人的發病率遠較黑種人高,居住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白種人其發病率高達44/10萬。
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黑色素瘤發病率與歐美國家相比相對較低,但增長率較快。據國家癌癥中心的資料統計,2015年皮膚黑色素瘤的發病人數達8000例,其中男性4300例、女性3700例,全年死亡病例約3200例。
在亞洲人和有色人種中,原發于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占70-80%,常見的原發部位多見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原發于粘膜如直腸、肛門、外陰、眼、口鼻咽的部位的惡性黑色素瘤占20%-30%;
而對于白人來說原發于皮膚的惡性黑色瘤占90%,原發部位常見于背部、胸腹部和下肢皮膚;原發于粘膜的惡性黑色素瘤只占1%-5%。
黑色素瘤的分類
黑色素瘤不是單單的一種表現形式的,不同原因引起的黑色素瘤表現出的癥狀是不同的,而且皮膚類型不同的人,患上黑色素瘤的概率也是不盡相同的。
皮膚惡性黑素瘤的皮損表現與解剖部位及腫瘤的生長方式相關,即與組織學類型相關,組織學類型又因年齡、型別、種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不同類型的黑素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和遺傳學背景,目前黑素瘤的臨床組織學分型采用Clark分型,包括四型:淺表擴散型黑色素瘤、結節型黑色素瘤、惡性雀斑樣黑色素瘤、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
一般屬于白種人患上中淺表擴展型黑色素瘤的比較多,但是黃種人和黑種人患上肢端雀斑樣黑色素瘤的比較多,因為膚質不同,患上的類型也是不同的。
① 淺表擴展型
這種類型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約占白種人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總數的70%,且瘤體可沿皮膚的淺層向外擴展生長,然后向皮膚深層浸潤,醫學上將瘤體向皮膚真皮層和皮下組織深層浸潤的階段稱之為“垂直發展期”,這種垂直發展易于腫瘤擴散,預后一般較好;
② 結節型
這種類型的惡性黑色素瘤約占15%,可發生于人體表的任何一處,常表現為快速生長的色素結節,常伴發出血或潰瘍。并以垂直發展、向皮下組織浸潤為其主要特征。所以此型惡性黑色素瘤生長迅速、惡性度高;
③ 惡性雀斑樣
該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約占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總數的10%,多發自老年人面部早已長期存在的黑色雀斑,可被誤認為“老年斑”或“灼傷斑”;
④ 肢端雀斑樣
白種人發病低,約占5%,粘膜黑色素瘤常歸于此類,與紫外線關系不大。黃色、黑色人種常見此類型。多發生在手掌、足底、甲床及黏膜等處;
黑色素瘤的表現
早期皮膚黑色素瘤的表現可以用ABCDE法則進行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