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又被成為人質綜合征,現實生活中不乏出現這類人群,但是這類人群特性的激發可能需要再特定的環境下,一般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判斷。那么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具體有什么特征呢?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患者在什么條件下會產生呢?
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一般是一種病態不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我們又可以理解這類心理,因為這類人群是在無奈的情況下才會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感上可以理解。
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于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他們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他們便不勝感激。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們采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征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這四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研究表明,在任何情況下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癥至少具有三個特征
1.極度的權力懸殊,綁架者規定人質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2.落入綁架者之手的人質受到了死亡和身體傷害威脅。
3.人質有一種自衛本能。
一般人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都會有自衛的本能,這種本能就會激發他們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因為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就會在這種條件下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