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提到,有一種生物,遇風就會受孕,可謂神奇。雖然這種生物我們已經無處可尋,但生活中卻有一種疾病與其相似,一碰到風就犯病,它就是風團疹。
一、風團疹的特征
風團疹是蕁麻疹的一種,是一種皮膚疾病,表現為大小不一的腫塊。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怕風怕冷,多發于兒童,往往是天氣一熱一冷,再加上一陣風,它也就跟著發生了。
風團疹不限制發病范圍,可發病于身體各個部位,發病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腹痛、惡心、腹瀉等癥狀。
二、風團疹的發病原因
1、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剛剛已經提到,一個是風,一個是氣溫變化,這個也是造成風團疹常見的因素。
2、飲食因素
飲食導致風團疹的因素比較復雜,而且因人而已,不同的體質對其反應也有所區別,下面我們列舉幾條共性的方面。
發性蔬菜
有些蔬菜本身具有一定的發性,比如薺菜、韭菜、大蒜、菠菜、竹筍等,不僅可能誘發風團疹,而且會加重病情。
蘑菇
菌類食物也有可能導致風團疹的發生,像我們平常吃的香菇、金針菇等食材,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有可能誘發風團疹。
發性肉類
很多家禽類肉質都屬發物,像鵝肉、公雞肉、獐肉等,關于鵝肉發病還有一個歷史案例:當年朱元璋欲殺一大臣,不好明說,就派人給那個大臣送了一碗鵝湯,此時那個大臣背上生瘡,吃鵝肉就無異于雪上加霜,于是他明白了天子的意思,便自殺了。
所以,一些發性的肉質也是造成風團疹的一大誘因。
三、如何防治風團疹
大部分人一生都不會患上風團疹,因此對于下文提到的防治風團疹的一些做法,大可忽視,只是針對有過風團疹病史的人來說。
首先,從環境因素來看,患者在洗澡穿衣時要謹慎,盡量不要驟冷驟暖或者遭遇風吹,以免給風團疹創造機會;
其次,在飲食上,要注意對發性食材的避免,它們不僅可能導致風團疹,更會加重病情。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風團疹不是一種常見病,其因風得名,正體驗了它發病的病因,患者需要在穿衣出行和飲食上有所側重。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