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也出現血壓方面的問題了,不是出現高血壓,就是已經得了高血壓的,那您知道什么是低壓高嗎?這個是屬于什么的呢?其實低壓高的原因和治療是跟高血壓不同的,那低壓高怎么辦呢?今天就就為你一一解答這個問題,低壓高是怎么回事的,趕快來一起學習吧。
其實所謂的低壓高也就是您測量的低壓的方位超出了于80mmHg就是叫做低壓高,所以每次測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低壓是否高出了范圍的!
1、導致低壓升高的重要的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除因外周血管管腔細小而產生阻力外,血管平滑肌的舒縮亦可顯著地改變血管阻力。
原發性高血壓時,阻力血管的口徑變小、升壓物質增多以及對其反應性增高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
腦缺血、高鹽飲食以及應激均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并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
低壓(舒張壓) 高壓(收縮壓).正常為80 /120mmHg
中年人由于血管變硬和血流減慢會引起血壓偏高,像你這樣的血壓是基本正常,只要多增加些運動量就可以了.另外有必要測量一下血脂,高血脂是血管硬化重要因素.
不少中年人,由于工作勞累壓力大,活動偏少;測血壓收縮壓正常,舒張壓高于90毫米汞柱,有時脈壓差很近,如:130/110毫米汞柱,病人主觀感覺頭暈、胸悶不適。
其實這個也就是因為您的長期的交感神經活性變得很高,然后神經周圍的大部分的血管阻力也開始變高導致的,這個低壓變高也是患上高血壓的初期現象的。
一項調查研究發現,1560例年齡小于60歲的中年高血壓病人中,一半以上為單純舒張壓升高(即舒張壓高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收縮壓低于160毫米汞柱),另外不到一半為經典性高血壓(即舒張壓高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收縮壓高于或等于160毫米汞柱)。
隨訪四年,發現后組有24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單純舒張壓升高組未見一例。因此,中年人單純舒張壓升高是高血壓早期階段,近期預后較好。
既然中年人單純舒張壓升高近期預后較好,是否可以不用治療?不是的!對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仍不容忽視,因為隨著病程延長,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可以轉變為經典性高血壓。甚至向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發展。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老化,預后就較差。
因此在早期進行治療,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可先在早期進行非藥物治療。
例如,一個病人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舒張壓在95毫米汞柱左右,體重減輕5千克以上,舒張壓可降到正常范圍。
減重對舒張壓下降幅度比收縮壓更明顯。其他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等也能有效地降壓。當非藥物治療3~6個月后血壓仍不能降到低于135/85毫米汞柱,則應服降壓藥物。
因為長期降壓防止心、腦、腎并發癥的成效遠遠大于降壓藥可能帶來的輕微的不良反應。
可選用對周圍血管有高度選擇性的長效鈣拮抗劑如波依定、絡活喜等。緩釋異搏定由于能降低在緊張狀態下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從而擴張血管。
a1-受體阻滯劑(如常用于治療前列腺肥大的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也可直接擴張血管,使舒張壓較明顯下降。假如聯合用藥,如: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加緩釋異搏定等可能比單一用藥效果更佳。
波依定和絡活喜同屬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都是長效降壓藥。與波依定相比,絡活喜作用時間長達24~36小時,比較溫和。心慌、面紅、踝腫等常見的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的副作用更輕一些。因此,病人的依從性更好一些。
2、低壓就是舒張壓,高血壓患者,有的舒張壓高,有的收縮壓高,這是怎么一回事?
血壓形成取決于5個因素:大血管彈性、心臟收縮、血液本身、血液的粘稠度、外部阻力。心臟收縮形成收縮壓,大動脈回縮形成舒張壓。
一個人單純收縮壓高舒張壓低,說明大動脈彈性低,動脈已經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它比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的高血壓患者還要嚴重。收縮壓高的人大多是老年人。發現收縮壓高,就要考慮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的癥狀很多,如頭痛、頭暈、乏力、失眠多夢、憋氣、易激動、胸悶、腰酸腿軟等,不論是收縮壓高還是舒張壓高,不論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一般情況下,只要血壓高都有這些癥狀,但也有血壓高癥狀卻沒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