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術后止痛
術后24-48小時內創口的疼痛為明顯,以后逐漸減輕。為減輕病人的痛苦,可采用一些止痛措施包括:鎮痛藥止痛,如嗎啡、哌替啶等;神經阻滯用長效局麻藥作局部浸潤、痛點或靶區封閉、肢體套式封閉、腎周圍及骶前封閉等;鎮痛泵止痛。
(三) 飲食和靜脈輸液
各種麻醉藥物的延續作用將一直到術后約6小時才完全消失,因此在此期間不宜進食或飲水,以免嗆咳、嘔吐及誤吸。神志清醒、麻醉藥物作用消退后,則可酌情給予半流質飲食或正常飲食。腹部手術對消化道的動力影響不小,術后可能有胃動力障礙,過早進食也會引起嘔吐。一般是在術后2-3天可逐步開始進食。凡術后尚不能立即進食的病人均應給予靜脈輸液,如果術后不能進食超過7天,都應給予全腸外營養(TPN),全面補充機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四) 各種導管和引流物的處理
不少病人在術后常留置某些導管或引流物,包括導尿管、胃腸減壓管(如鼻胃管)、腹腔引流物、各種造口管和中心靜脈導管等,作為觀察病情或實施治療的途徑。腹腔手術后放置的引流物有幾種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對估計引流量不多的手術野一般采用煙卷引流或乳膠管引流,2-3天拔除;若引流量大或持續時間較長,則常采用雙套管負壓吸引引流。各種造口管,如膽總管T形引流管等,可使腔內減壓并得到引流,也可經管輸注液體;術后應將造口管妥為固定,保持管道通暢,定時更換敷料、保護造口管周圍皮膚;對于造口管的引流物,應觀察并記錄其色澤和量。
(五) 創口的處理
無菌手術創口一般只需在術后第3天作1次清潔換藥。對有引流的創口則每天要換藥,若覆蓋的敷料被滲液浸透,則應隨時更換。創口感染是術后常見并發癥,應每天檢查創口情況,局部是否有紅腫、壓痛等,及時發現并引流創口下的積液及膿液。
(六) 給氧和祛痰
術后應根據病人的清醒程度、自主呼吸狀態及血氧飽和度測定等作針對性處理。如果基本情況比較穩定,可給予鼻導管給氧(4L/min)。若發現病人有缺氧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應立即將病人轉入ICU,采用積極的呼吸支持措施,包括呼吸機輔助通氣。為預防術后肺部感染、肺不張等并發癥,術前應對病人作好解釋和培訓,使病人術后能主動做好咳痰動作。為便于排痰,可靜脈用痰液稀釋劑(如沐舒坦)及超聲霧化吸入(抗生素+糜蛋白酶)。
對于繼發性肝癌手術切除仍是有效的方法。當肝臟轉移灶孤立或癌腫局限于肝的一葉,而原發癌灶又可被切除時,可在切除原發癌的同時切除肝轉移癌。如果原發癌已切除一段時期后才出現孤立的或局限肝的一葉的轉移癌結節,又無其他部位轉移的表現,也適宜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繼發性肝癌可根據病人身體情況及原發癌的病理性質,可選擇肝動脈灌注化療或栓塞術、冷凍療法、射頻治療、局部注射無水酒精等療法。
在生活中,中國肝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了,一般來說肝癌晚期是無法治愈,因此,我們應該提早發現肝癌早期信號哦!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肝癌的早期癥狀治療有哪些了嗎?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肝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肝臟一旦發生病變,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希望上文能夠幫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