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乙肝攜帶者,這些人是乙肝的隱性患者,一般情況下都是健康的,但是很多人患上乙肝都是被傳染的,那您知道乙肝傳播途徑有哪些嗎?您知道預防乙肝常見的方法是什么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乙肝的認識誤區的知識,感興趣的您趕快來看看啊。
乙肝常見的六大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主要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
2、醫源性傳染
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反復使用被HBV污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
3、輸血傳播
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輸血后乙型肝炎的發生。
4、密切生活接觸傳播
包括一起生活當中只要皮膚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傳播
乙肝患者可以通過性傳染,性傳播也是屬于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了也有這種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獲得抗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6、父嬰傳播
乙肝的父嬰傳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我們稱之為水平傳播。這種生活密切接觸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免疫系統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應該引起注意。
乙肝的認識誤區
感染乙肝病毒后都會變為慢性感染嗎?
感染乙肝病毒后發展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取決于發生感染時的年齡,6歲內感染乙肝病毒容易發展為慢性感染。健康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90%以上會在一年內自己恢復,發展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低于5%。
和乙肝感染者一起吃飯會被感染嗎?
乙肝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共用餐具也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和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學習會被感染嗎?
乙肝病毒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同住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共用廁所、同一辦公室工作、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一般不會傳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目前也沒發現乙肝病毒能通過蚊子等吸血昆蟲傳播。
有乙肝的媽媽可以母乳喂養嗎?
如果孕婦HBsAg陽性,其新生兒除接種乙肝疫苗外,還必須在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雖然乙肝病毒感染產婦的乳汁中可檢測出HBsAg和乙肝病毒DNA,而且有學者認為乳頭皸裂、嬰幼兒過度吸吮甚至咬傷乳頭等可能將病毒傳給嬰兒,但這些均為理論分析,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即使無免疫預防,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的感染率幾乎相同。更多證據證明,即使孕婦HBeAg陽性,母乳喂養也并不會增加感染風險。所以,正規預防后,不管孕婦HBeAg陽性還是陰性,其新生兒都可以母乳喂養,無需檢測乳汁中有無乙肝病毒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