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醫治療方法
神經官能癥多是由于長期心理狀態不佳所致,多數以精神治療為主,患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逐漸的對癥治療,消除病因,調整心態,增強體質,輔以其他藥物或物理方法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鎮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充分休息。常用的藥物有安寧、硝西泮、水合氯醛、地西泮等
神經官能癥多數是因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的,一般并不會造成嚴重的器質性的病變,只要患者積極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藥,遵醫囑,一般是可以康復的。
中醫認為神經官能癥多為氣滯血瘀、閉阻心脈所致,癥狀以心悸、胸痛、胸悶氣短為主,可將神經官能癥辨證分心虛膽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血瘀痰阻四型。
1、心虛膽怯:除主癥外伴有煩躁易怒,善驚易恐,寐少多夢,坐臥不安,脈虛弦。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絡,養心安神。方用逍遙散、血府逐瘀湯合方加減調治。
2、心血不足:除主要癥狀外同時伴有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倦怠乏力,寐差,動則心悸加重,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治以健脾補血,養心安神,化瘀通絡。方以歸脾湯、血府逐瘀湯合方加減調治。
3、陰虛火旺:心悸、胸悶、氣短兼見頭暈目眩,心煩少寐,手足心熱,口燥咽干,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數。治以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化瘀通絡。方以天王補心丹、血府逐瘀湯合方加減調治。
4、血瘀痰阻:心悸兼見頭暈目眩,寐差,胸痛胸悶較甚,或見胸中隱痛,呼吸不暢,痰粘不易咳出,脈弦細澀。治以活血化瘀,行氣化痰,養心通絡。方以失笑散、瓜蔞薤白半夏湯、血府逐瘀湯合方加減調治。
中醫如何辯證治療神經官能癥?神經官能癥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治療的時間比較長,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病情才能得到好轉。
治療神經官能癥的偏方有哪些
(1)紅棗烏雞煲:紅棗10枚,板栗200克,當歸、枸杞子各5克,龍眼肉10克,烏雞1只。烏雞切成塊后,加入配料,再加適量的水,放進砂鍋溫火慢燉即可,佐餐食用。適用于心臟神經官能癥。
(2)魚頭豆腐湯:鰱魚頭600克,豆腐400克,冬筍、香菇、調料各適量。將鰱魚頭洗凈去鱗后,用鹽腌上;冬筍切成片后,蒸熟;再把豆腐切片后,用水焯一下。把花生油燒至八成熱后,將魚頭正面下鍋煎至發黃,撇去余油,加入料酒、白糖和醬油燒至片刻。把魚頭翻個兒后倒進湯水,將豆腐片、熟筍片、香菇、姜末下入鍋內,燒開后,改用小火煮5分鐘,再改成中火煮2分鐘,撇去浮起來的沫子,后,加調料調味,每日1次。可用于緩解心臟神經官能癥所引發的胸悶、乏力、失眠等癥。
(3)銀耳山楂羹:白木耳20克,山楂片40克,白糖1匙,用涼永把白木耳泡1天,發透后,連同涼水一起放入砂鍋中,再加上山楂片與白糖,燉30分鐘,白木耳爛熟、湯汁凝成羹狀即可,每次1小碗,每日1次。適用于心臟神經官能癥。
(4)龍眼蓮籽粥:龍眼、蓮籽各1 5克,粳米5 0克,龍眼、蓮籽洗凈泡上若干小時后,與粳米一起煮粥,可早晚服用。益氣健脾,養心安神。對心臟神經官能癥所引起的胸悶、乏力、失眠等癥有緩解功效。
(5)芹菜粥:芹菜1 00克,粳米30克,將芹菜切碎后放進粳米里一起煮粥,再稍加適量的食鹽、味精即可,可常食用。適用于心臟神經官能癥。
結語:不管是什么樣的疾病,只要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就可以了哦!平時多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識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神經官能癥的治療方法,能夠幫助廣大的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