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時間
牽引時間以連續牽引20分鐘,間歇牽引則20-30分鐘為宜,每天一次,10-15天為一療程。
(4)方式
多數用連續牽引,也可用間歇牽引或兩者相結合。
一般采用仰臥屈髖屈膝體位,可盡量減小脊柱應力。牽引力通常以自身體重的一半作為起始牽引重量,根據情況逐步增加,多可加至相當于患者體重。以間斷性牽引為主,每次牽引持續 20-30min,每日牽引 1-2次,15-20天為一療程。
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
頸椎牽引-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頸椎枕牽引
頸椎病是由于由于頸椎及頸部軟組織慢性損傷或退變引起脊柱內外力學平衡失調,壓迫或刺激頸部血管、神經和脊髓引起頭、頸、肩臂、上肢、背中部、胸部疼痛及其它癥狀,甚至合并肢體功能障礙等一組臨床癥候群。
病癥輕者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頸肩疼痛、上肢麻木、無力、耳鳴、視物模糊、胸悶心慌等,重者還可導致肢體癱瘓、大小便障礙,甚至危及生命。頸椎病不包括急性外傷所致的頸椎骨折脫位、骨腫瘤等。引發和加重頸椎病的因素較多,而睡眠時頻繁使用的枕頭卻是重要原因之一。
對一般人來說,每天至少有1/4~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因此,如果枕頭使用不當或不用枕頭,容易引起頭暈或加劇頸椎病。反之,如果注意和調整頸椎在睡眠中的姿勢,亦可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睡眠時枕頭是維持頭頸正常位置即生理曲度的重要工具,這種生理曲線既是頸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證,又是保持頸椎管內生理結構狀態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枕頭選擇和使用不當,不僅破壞了維持頸椎正常弧度的外在平衡,而且也直接影響頸椎管內容積的大小和局部組織的生理結構。因此,枕頭的高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視。
另外,注意日常的各種防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避免,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2、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3、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干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牽引治療是怎么樣的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頸椎牽引是如何實現的了呢?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牽引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