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的大腳趾骨性增生,通過休息或物理治療得不到改善.。腳趾畸形嚴重患者,大腳趾趾骨內已經產生了嚴重的滑囊炎。足底胼體伴有仰趾畸形。長期依賴非甾體消炎藥的治療,后期出現效果差,或伴胃潰瘍等副作用的病人.
大腳骨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常見于女性。“大腳骨”雖然可怕,但也并非無藥可治。當發現有“大腳骨”畸形時,好及早防治,這樣,不僅能夠延緩“大腳骨”惡化的程度,并且能夠有效地預防一些并發癥的發生。
病情較輕的“大腳骨”一般采用普通的物理治療,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手術的種類非常多,并不是一種手術方法適合所有的大腳骨患者,需要做詳細的檢查后才能確定手術方法!
大腳骨四階段
1.大腳骨初級階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響美觀,沒有疼痛感,腳掌有輕微腳繭,不會直接影響行走.穿高跟鞋會引起疼痛.
2.大腳骨攣縮階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關節及韌帶有炎癥,第一.第二腳趾明顯擠壓,腳掌明顯變寬,足底腳繭明顯,長時間行走易引起大拇趾關節疼痛及腳掌疼痛,主要由于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
3.拇大腳骨嚴重階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腳趾重疊,橫弓塌陷,雞眼、腳墊、扁平足、后跟疼痛、雙腳受力難平衡,嚴重影響站立和行走。
4.大拇趾畸形階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腳趾使命結束,拇趾嚴重重疊,腳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難以行走,腳掌直接承受腳趾部分壓力,足底有老繭,雙足嚴重錯誤負力,各關節難以協調運作。 導致人體行走負力線改變,引起膝關節炎癥,腰酸背疼等。
如何保護腳
1、穿舒適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要穿硬鞋
我們首先要從鞋子說起,不要穿太硬的鞋子。
糖尿病人對外界刺激不敏感,鞋子擠不擠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
買鞋的時候,先腳踩在紙上,把腳的形狀畫下來之后再按照線條裁剪,把紙放到你覺得合適的鞋子里,若每個角落都非常平整則說明這雙鞋子適合你,若紙張有地方是翹起來的,那你可能就要選擇其他鞋子了。
2、不要用熱水袋或熱寶暖腳,也不要用很熱的水洗腳
不要用太熱的水去洗腳,水溫適中就好。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不宜用熱水袋、電熱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
也不用很熱的水洗腳,在給年紀較大的人洗腳時,建議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且水溫不要超過40℃。
3、經常觀察皮膚有無破損、裂口、水泡等
多數糖尿病人對皮膚的敏感性差,皮膚出現破損、裂口時,也不會有什么感覺。
4、腳指甲不要剪太短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我們的腳才是好的選擇。
除了注意指甲,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習慣需要注意,如定期洗腳、每天換襪子、避免赤腳行走。
結語:平時人們對于腳的呵護并沒有手那么細心,所以造成很多人的腳出現了異常都沒有發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重視對腳的保養,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從而健步如飛身輕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