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遺傳影響大小與病因有什么關系?
癲癇在少數情況下,有不定期的遺傳影響,對大多數影響不大,影響大小主要與病因有關。原發性患者親屬中,患者發病率為3%~4%,繼發性患者中則為0%~1%,由此數據可以說明,原發性影響大,且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
舉個例子:父母雙方均有癲癇或有一子女已發病,那么第三代的發病率為20%,因此,原發病人雖可結婚,但應限制生育。癲癇病人選擇配偶時,不要選擇患過癲癇的人或有家族病史的人,血緣關系越遠越好。像上述文章中,男方有癲癇病史,女方沒有,他們的兒女有可能不會患上癲癇。但如果女方也患有癲癇,那雙方生下的孩子患病率就大大提高了。
癲癇會遺傳。專家介紹,癲癇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是癲癇是一組疾病的集合,包括了很多的不同發作類型的癲癇,很多患者對癲癇遺傳嗎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我們周圍不乏癲癇患者,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癲癇患者的發作,的確讓人挺心驚膽戰的。
關于“癲癇遺傳嗎”這個問題,國內外的許多學者都從很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如不同病因的癲癇家系成員的患病率、不同發病類型癲癇親屬患病率、癲癇家系成員的發作類型與先兆發作類型的一致率、家系腦電圖、雙生子癲癇發病的一致率及癲癇家系的染色體研究等。因此對“癲癇會遺傳嗎”這個問題,我們得出的一致結論是:癲癇存在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說,癲癇存在遺傳傾向,不僅是原發性癲癇如此,繼發性癲癇也是如此。
國內通過對癲癇家系的調查發現:癲癇患者一級親屬患病率大約在1%~5%左右?;颊哂H屬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5~10倍。原發性癲癇患者一級親屬的患病率高于繼發性癲癇。在原發性患者中患者子女的患病率比父母和同胞高,而繼發性癲癇患者的父母、同胞和子女也明顯高于一般群體的發病率。
專家指出,想要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聽從醫生的囑咐。而想要真正的遠離癲癇病,還要及時的治療。患者要堅持治療,通過定時的醫院的檢查,調整癲癇病的治療方案,多的有效的治療的同時,也不會出現治療的副作用,幫助我們安全的治療癲癇病。綜合進行癲癇病的治療,防治結合也是關鍵:癲癇病的治療應合理選擇綜合治療方案。并且病人應保持良好穩定的心態,克服不良情緒,科學飲食,合理而持久自我保健,這是很關鍵的癲癇病的治療方法。
癲癇能生小孩,但是因為癲癇能遺傳,所以不鼓勵生小孩,在某種程度上還勸阻。據統計癲癇病人的后代癲癇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4倍,約為2.4%—4.3%。統計數字時常不適用于所有的個人。有幾種情況后代發生癲癇病遺傳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病人的上一代也有癲癇病人;女性癲癇病人以及10歲以前患癲癇的病人。確實有一些發作類型已從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及遺傳學研究證明是有明顯遺傳性的,如青少年肌陣攣癲癇、良性家族性新生兒驚厥、進行性肌陣攣癲癇、良性兒童癲癇等。
針對這種情況有個別國家中的某地區采取極端做法,用法律形式規定癲癇病人不能結婚。這種做法引起很多爭議,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但應該采取一些措施盡可能減少對子孫后代的影響,是造福于千秋萬代的事。應該普及醫學常識,使癲癇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癲癇可能遺傳給下一代,但并非必定遺傳給子女。讓他們對遺傳性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自己得病已經不幸,遺傳給下一代不僅造成子女也受到疾病的折磨,更應該放開眼光如不采取措施會使整個社會的素質下降。在歷史上某些疾病使民族幾近滅亡,使一個文明古國衰落的例子就是前車之鑒。
應該勸阻男女都患有癲癇的青年結婚,如果父母雙方都是癲癇病人,有人統計他們子女的癲癇患病率高達80%,幾乎難逃厄運。我國法律已禁止近親結婚,這對減少癲癇的發生也是有利的,因為近親結婚所導致子女的病變大多數同時有癲癇發作。如果一方有癲癇或有癲癇家族史婚后應勸其不生育。如果已生過一個患癲癇的子女,應該堅決禁止再生第二胎,目前在計劃生育管理中有一個非常有害的作法,一對夫妻已經有了一個患先天性疾病或癲癇的小孩如果醫生開一個證明,證明他們的孩子有病就可以再生第二胎甚至生第三胎,這種作法是絕對錯誤的,是不符合優生優育原則的,我們在門診看到過一位母親帶兩個患有癲癇孩子來看病,問他怎么會生兩個,她說是領導批準的!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已明確是遺傳性癲癇疾病應堅決勸阻他們生育。
采取這些措施并非侵犯人權亦非干涉個人自由,而是從子女的幸福,家庭的幸福出發避免不幸的事件降臨到家庭。把眼光更放遠一點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鬃诱f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患病已不幸,誰愿自己的兒女也遭受同樣的不幸呢!對癲癇病遺傳嗎這個問題有科學的認識,不要讓悲劇重演!
結語:癲癇是一種非常恐怖的疾病,癲癇患者需要細心的呵護,所以大家平時可以多多了解這些常識,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癲癇的遺傳常識,能夠幫助大家!平時多了解這些疾病常識,對生活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