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過過敏反應的小兒還要繼續接種嗎
按免疫程序需要連續接種的疫苗,如白百破疫苗、小兒麻痹糖丸疫苗等,如果第一次接種引起嚴重反應,則不應繼續接種。白百破混合制劑接種后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如虛脫、休克、持續性尖叫、高熱、驚厥、嚴重的意識改變、全身或局部的神經癥狀、過敏反應、血小板減少或溶血性貧血者,即應停止以后的接種。
還有一種預防針的形式是不靠打針,而是單純的吃藥形式,就是小兒麻痹糖丸疫苗,除了一些嚴重的腹瀉患者需要補服之外,正常情況下都是不影響這次的疫苗接種的,如果只是單純的出現了一些發高燒或者低燒的現象,也沒必要改變原有的疫苗程序,完全是可以繼續接種疫苗的。
打預防針后注意事項
1.接種疫苗后應在接種地點留觀15~30分鐘,如沒有任何反應再回家,以免發生異常反應而得不到及時的處理。
2.24小時之內不宜給寶寶洗澡,尤其是接種局部,以免發生局部感染。
3.保持接種局部皮膚的清潔衛生,勤換洗內衣、內褲。禁止寶寶用手搔抓接種部位,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現加重反應。萬一皮膚被寶寶抓破,局部可用外用藥,如金霉素眼藥膏、創可貼;如果局部老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就應及時到外科門診就診。
4.注意盡可能讓寶寶多喝水。
5.讓寶寶多休息,不作劇烈的活動,盡可能進行一些比較安靜的活動,如讓寶寶坐著看畫書、給寶寶講故事、玩拼插玩具等。
6.盡可能讓寶寶多進食清淡的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蔥、姜、蒜和辣椒等。
7.若口服的是減毒活疫苗像糖丸、輪狀病毒等疫苗,至少應在半小時之內不吃熱的東西,如熱奶、熱水、熱食,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8.密切觀察寶寶的一般情況,如出現接種反應要及時與保健醫生取得聯系,以便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使寶寶得到妥善的處理。
打預防針的好處
要用疫苗預防的傳染病,一般都是危害比較大的,所以國家化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發和給寶寶注射疫苗。從疫苗的效果來說,疫苗起到了很好的預防的作用,如由于疫苗的作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大大地減低了小兒麻痹的發病率等等。
所以建議家長應該多給寶寶注射,給予寶寶免疫力。現在很多家長說收費的疫苗不用注射,個人覺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很多的收費疫苗在港澳臺或國外都是免費注射的,只是因為我國的免疫規劃和經費的問題才沒有納入免費行列,但并不是可有可無的。
結語:通過上文文章的介紹,大家對于打預防針的相關事項也更加了解吧,為啥要叫預防針呢,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很好地寓意就是提前把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一般指壞的情況)向某人說清楚,讓他作好準備,不至于被嚇倒或手足無措。對于打預防針的注意事項大家也一定要記牢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