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每對新婚夫妻都很期待的事情,當得知懷孕的那個瞬間,想必他們都是幸福的,但是如果是宮外孕,會怎么樣呢?什么是宮外孕呢?如果是宮外孕怎么辦?孩子還能要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么是宮外孕
什么宮外孕?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的異常妊娠過程,以輸卵管妊娠常見。常由輸卵管管腔或周圍的炎癥引起管腔通暢不佳,阻礙孕卵正常運行,使之在輸卵管內停留、著床、發育,導致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在流產或破裂前往往無明顯癥狀,也可能有停經、腹痛、少量陰道出血的癥狀。一旦破裂,則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反復發作,陰道出血,甚至休克;而過于肥胖的女性因多項檢查均不能明確診斷,易延誤治療時機,帶來嚴重威脅。
如暫不考慮做母親,就要做好避孕,良好的避孕從根本上杜絕了宮外孕的發生。同時要注意及時治療生殖系統疾病,注意經期、產期和產褥期的衛生,防止生殖系統的感染。停經后盡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妊娠位置。肥胖的女性,建議在孕前將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
宮外孕的原因
正常妊娠時,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壺腹部與峽部連接處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30小時,受精卵隨著輸卵管蠕動和輸卵管上皮纖毛推動,向子宮方向移動。如受精卵在晚期囊胚前仍未進入子宮腔內側易發生異位妊娠。異位妊娠的發生原因有輸卵管炎癥、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宮內節育器避孕失敗等,疾病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都可增加女性異位妊娠的風險。
1、輸卵管炎癥
可分為輸卵管粘膜炎和輸卵管周圍炎,兩者均為輸卵管妊娠的常見病因。輸卵管粘膜炎嚴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輸卵管周圍炎病變主要在輸卵管的漿膜層或漿肌層,常造成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扭曲、管腔狹窄,管壁肌蠕動減弱,影響受精卵的運行。
2、輸卵管妊娠史
曾患過輸卵管妊娠的婦女,經過手術治療痊愈后,再次發生輸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較大。
3、放置宮內節育器
使用節育器本身并不增加異位妊娠的發生率,但若女性因節育器避孕失敗而受孕時,發生異位妊娠的機會較大。
4、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
輸卵管發育不良常表現為輸卵管過長、肌層發育差、粘膜纖毛缺乏。輸卵管功能受雌、孕激素的調節,若調節失敗,將影響受精卵的正常運行。
5、受精卵游走
卵子在一側輸卵管受精,受精卵經宮腔或腹腔進入對側輸卵管稱受精卵游走。移行時間過長,受精卵發育增大,即可在對側輸卵管內著床形成輸卵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