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這類疾病的癥狀還是比較的明顯的,我們都知道肺結核是具有傳染性的,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治療可能會導致肺結核久治不愈。下面我們了解一下肺結核久治不愈的原因有哪些?
肺結核久治不愈肯定是我們的方法沒有用對,因為肺結核不是難以治愈的疾病的,以下詳細介紹下。
肺結核久治不愈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的影響,人體許多器官、系統均可患結核病,其中以肺結核為常見。
此病的前期癥狀較不明顯,而且初期類似流行性感冒。通常由咳嗽開始,并且痰里帶血絲。情況繼續惡化時,患者出現低燒、嚴重盜汗、慢性疲勞、體重下降、胸痛、呼吸短促、尿道感染。更嚴重的患者,將產生喉結核,使病人無法說話。
肺結核的傳染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肺結核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使帶有結核菌飛沫(醫學上稱微滴核)噴出體外,健康人吸人后而被感染。
不注意衛生、與患者親密接觸、免疫功能不全(源自慢性病,例如愛滋病)、飲食不均衡、久坐的生活方式(缺乏運動),均增加患結核病的幾率。
現代醫學認為,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是否發病,不僅取決于細菌的量和毒力,更主要取決于人體對結核桿菌的抵抗力(免疫力),在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情況下,入侵的結核菌不被機體防御系統消滅而不斷繁殖,引起結核病。
肺結核是一種頑固的慢性疾病,—旦感染發病,若不及時、不規范、不徹底 治療,終導致復發、惡化、產生耐藥,形成難治性肺結核。
判斷肺結核 痰檢很重要
陳裕同時提醒結核患者,雖然有了血液快速準確確診結核的方法,但也不能忽視痰檢查。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聽取大夫建議,定期做痰檢查,因為定期做痰結核菌檢查,可以掌握痰內結核桿菌的數量,以此可以判斷治療的效果是好是壞。
取痰時,一般需要留三次樣本,即看病時吐的痰、清晨的痰和夜里的痰。在家里留痰時,用干凈沒有污染的容器,有些患者拿藥瓶或藥瓶蓋留痰,這些容器的原有物質會影響檢查結果,病人咳痰前也要漱口,并記著從深部咳痰,注意到這些細節,才能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咳痰前,患者要用清水漱口,然后做深呼吸數次后收腹,用力咳出來自支氣管深部的膿樣或黏液樣痰液,痰量不少于3毫升,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如果在治療期間,留痰時,應在停藥48小時后留取,這樣結果更準確。
肺結核的誤區有很多
誤區一:結核病現在已不多見
全球已有20億人感染結核菌,活動性結核患者達800萬~1000萬。我國新發結核病人數約占全球的14.3%,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結核病的疫情特點是:感染人數多,全國有5.5億人口已經感染結核菌;患者人數多,全國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約450萬;死亡人數多,全國每年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農村患者多,全國約80%肺結核患者在農村;耐藥患者多,特別是耐多藥和嚴重耐藥患者人數多,耐多藥患者數量也居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