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民間俗稱的“脫肛”泛圍很廣,由于人們缺乏醫學知識,將凡是有腫物或肉贅從肛門內脫出到肛門外的病都叫“脫肛”,這樣就將內痔外脫、嵌頓痔、炎性外痔,甚至血栓外痔都誤認為是“脫肛”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真正的直腸脫垂??梢娒耖g俗稱的“脫肛”中包括了直腸脫垂和部分脫出性痔,面現代醫學所講的直腸脫垂就是指直腸和直腸黏膜的脫出,所以二者不應該混淆。
專家介紹,脫肛早期表現便后有直腸黏膜自肛門脫出,并可自行縮回;以后漸漸不能自行回復,需用手托才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再后在咳嗽、噴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
臨床上根據脫出物長度分為I度(3~5厘米)、II度(5~10厘米)和III度(10厘米以上)脫垂。
但是到目前為止,直腸脫垂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只是知道下列各因素與發病有關:
1.解剖因素
小兒骶尾骨彎度小直腸較垂直腹內壓增高時直腸缺乏支持而易于脫垂直腸前陷凹腹膜反折過低腹內壓增高和腸袢壓迫使直腸前壁突入直腸壺腹導致脫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過多或分娩時會陰撕裂亦可使直腸發生脫垂。
2.腹內壓增高
長期便秘腹瀉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難等引起腹內壓增高可導致直腸脫垂近年來國外研究發現直腸脫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經系統疾患兩者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認為神經系統病變時控制及調節排便的功能發生障礙直腸慢性擴張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減弱從而產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時異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組織功能減弱也是直腸脫垂的常見原因。
3.其他
外傷手術引起腰骶神經麻痹致肛管括約肌松弛引起直腸黏膜脫垂。
專家提醒,在遇到類似的病癥時候,還需去醫院檢查,不能單純的認為脫肛就是直腸脫垂,以免耽誤了治療!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直腸脫垂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直腸脫垂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大家要及時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