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道感染發生在我們大人身上的不是很多,這種疾病多發于寶寶的身上,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還不是很完善。那么病毒性腸道感染應該如何治療以及預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病毒性腸道感染的含義
含有病毒的糞便通過污染的水、食物、用具、手和蒼蠅傳播,由口進入消化道。通過這種途徑傳播的有甲型肝炎病毒、輪狀病毒等。能在人體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多數情況下的感染呈隱性感染(指人體感染病毒后,不出現癥狀,但可產生特異性抗體)。少數為顯性感染(指人體感染病毒后,出現癥狀)。
顯性感染中多數病毒性感染表現為急性感染,發病急、病程短,多在1~2周內自愈,少數表現為潛伏性感染(如皰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病毒性腸道感染的癥狀
須依靠流行病學史、典型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注意當地有無病毒性疾病流行、接觸史及預防接種史等。病毒性感染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但臨床表現均有畏寒、發熱、全身倦怠無力、食欲減退等全身中毒癥狀及受侵組織器官炎癥的表現。受侵組織器官不同而可引起不同癥狀。
病毒性腸道感染的治療方法
多數病毒性疾病均能自愈,少數嚴重感染者可致死亡。尚缺乏特效治療,仍以全身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為主。用抗生素或磺胺治療無效,一些抗病毒藥物如碘脫氧尿嘧啶核苷、阿糖腺苷、無環鳥苷對皰疹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療效。干擾素為廣譜抗病毒藥,對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三氮唑核苷對某些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金剛烷胺可以預防流感。中草藥對減輕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癥狀、縮短病程可能有一定的療效。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患者與無癥狀帶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患者急性期糞便中有大量病毒顆粒,病后可持續排毒4~8天,極少數可長達18~42天。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人傳人,經糞—口或口—口傳播,亦可能通過水源污染或呼吸道傳播。成人輪狀病毒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常呈水型暴發流行,也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