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常見重要的蛋白尿,見于原發或繼發腎臟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較多,尿沉渣中有紅細胞、白細胞、營型,水腫,高血壓等臨床表現。
3.體位性蛋自尿
其特點蛋白尿的出現與體位有關,長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體位蛋白尿是由于腎靜脈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壓迫左腎靜脈,引起暫時的循環障礙所致,臥位1h尿蛋白消失或減少。疑有體位性蛋白尿時,分別測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現顯著差別。脊柱前凸引起者,囑患者背靠墻直立 10 min后觀察,若尿蛋白出現可確立診斷。診斷體位性蛋白尿應慎重,需長時間隨訪,一般觀察5年以上,病情無變化、腎功能持續正常,方可診斷。一旦發現持續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損害時,應及時糾正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機理
正常腎小球濾過膜允許分子量較小蛋白濾出如核糖核酸酶、溶菌酶、卵蛋白、肌肉釋放的肌紅蛋白、白蛋白、轉鐵蛋白、免疫球蛋白。尿中可有小于30 mg/min蛋白出現,但被腎小管幾乎全部重吸收;當腎小球基底膜有損害時,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或腎小管病變,蛋白再吸收能力下降,兩者均可引起蛋白尿的增加。正常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帶負電荷,故對帶負電荷的蛋白質不易漏出稱電屏障功能。基底膜的電屏障功能作用是很大的,有人提出腎小球壁固定負電荷減少,不僅會導致蛋白質大量進人泌尿腔,還會使分子較大的物質在系膜中積聚,甚至能影響循環中免疫復合物,使其在腎小球基底膜上沉積。
西醫中藥調理
目前現代醫學對腎病治療方法比較局限,只是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抗菌素治療,在病情轉入尿毒癥期以后,進行透析與換腎。這些是治療腎病的常規方法,雖然在療效上有一定優勢,但其副作用較大,且費用昂貴。尤其進入尿毒癥期,病人在治療時會更加痛苦,這痛苦不僅來源于身體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經濟壓力,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中醫中藥調理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后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蛋白尿數值自然會降下來。但現在有一些患者舍本逐末,一雙眼睛死盯著數值不放,必然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后果。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于本是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治好腎病。
近年來,由于中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得到了極大發展,在腎病治療上,與世界先進科技接軌所衍生出的微化中藥滲透治療,在腎病治療領域創造出神奇效果。對腎臟病的恢復、腎功能的改善及晚期腎病患者生命的延長上起到了明顯作用。微化中藥滲透治療腎臟病就是運用中醫理論對每一種腎臟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歸納,辯證準確地用藥,并在此基礎上,應用先進的微化技術改善藥物有效成份的吸收率,從根本上提高藥效,迅速改善癥狀。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蛋白尿的原因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出現蛋白尿的朋友們一定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