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門脈高壓征的臨床表現
構成門脈高壓征的三個臨床表現一脾腫大、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腹水、在臨床上均有重要意義。尤其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對診斷具有特征性價值。
1.脾腫大
常為中度脾腫大,部分可達臍下,主要原因為脾臟淤血,毒素及炎癥因素引起,網狀內皮細胞增生也有關系。脾臟多為中等硬度,表面光滑,邊緣純圓,大脾可觸及脾切跡。如發生脾周炎可引起左上腹疼痛或腹痛。如腹水較多須用沖擊法觸診。上消化道大出血時,脾臟可暫時縮小、甚至不能觸及,這對鑒別確定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有很大的價值。脾腫大常伴有白細胞、白小板和/或紅細胞減少,稱為脾功能亢進。
2.側支循環的建立與開放
①食道下段和胃底靜脈曲張,系門靜脈系的胃冠狀靜脈等與腔靜脈系的食管靜脈、肋間靜脈、奇靜脈等吻合形成。常因門脈壓力顯著增高,食管炎、粗糙銳利食物損傷,或腹內壓力突然增高,而致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
②腹壁和臍周靜脈曲張,在門脈高壓時臍靜脈重新開放并擴大,與副臍靜脈、腹壁靜脈等連接,在臍周腹壁可見紆曲的靜脈,血流方向臍以上向上,臍以下向下,可與下腔靜脈梗阻相鑒別。若臍靜脈顯著曲張,管腔擴張血流增多,有時可聽到連續性的靜脈雜音。
慢性肝病護理
1、涼血解毒
使用烏蛇、蟾蜍,土蜂,水牛角,壁虎等蟲類油脂性藥物,其有效成分導引藥力滲透人體細胞清除肝炎濕熱邪毒。車前子、井荷葉、龍膽草、葫蘆瓢等,可以清熱利濕從而使得病毒從小便排出,使邪無隱伏之去,失其萌發之機。
2、調氣理血
配以黨參,海棠根, 活血丹,三七,枸杞,藏紅花,涼血活血,疏肝解郁。鱉甲、山甲,五味子等酸味入肝,柔肝護肝,使肝體柔潤、血脈通達、陰陽平衡。可抑制肝內纖維組織增生,防止肝硬化發展。
3、滋腎柔肝
肉蓯蓉,西洋參,九香蟲,女貞子,懷地黃,土黃芪,扶正補虛,針對其所虧采取補氣養血,健運脾胃,補腎滋陰;扶正固本。提高勉疫功能,有利于癥狀消除;肝功能改善和抗原轉陰。
4、恢復肝功
全面的清除肝臟和血液中的肝炎病毒,從而使得肝組織可以修復正常功能,肝細胞再生,抑制纖維化組織形成。并采取殺毒、補血兼施的雙向性治療方案。
結語:生活當中很多人患有肝病的時候身體是會有某些癥狀的,那么對于肝病患者來說,一般會有哪些癥狀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哦!平時也要注意對肝病的護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