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隨后被請到惠州,與醫院多名醫生一道參與對朱少輝相關神經的連接手術。
3月22日,朱少強在手術室門外等到一個驚人的消息。醫生在手術后向他展示,從哥哥耳道里找到的“短條狀高密度影”異物,竟然是一個0 .3cm×0 .7cm的手術器械斷片,“大概指甲那么厚,非常鋒利”。
醫院復函
“工作不夠仔細”“屬意外事件”
事后,朱少輝以故意隱瞞器械斷裂、存在誤診等原因向院方投訴。3月31日,醫院醫務部復函稱,此事屬于意外事件,不可預知,但手術過程中骨鑿斷裂、遺留體內反映了該院醫務工作人員工作不夠仔細。此外,復函在開頭結尾處兩次稱“深表遺憾”。
在醫院的相關復函中稱,骨鑿金屬碎片與乳突腔底壁約20度角嵌頓,碎片對相關神經是“橫向擠壓”而非“尖端垂直刺入”。朱家稱,這樣的表述間接否認了金屬斷片導致面癱。
朱少輝及其家屬認為,醫院的敘述輕描淡寫,是不負責任的體現。目前,朱少輝已向惠州市醫調委申請調解和醫療事故鑒定。
醫院社工部確認,醫務部確實在3月31日做過相關表述,“我院曾多次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并解釋處理途徑和程序,強調將積極配合。目前尚未收到該糾紛進入合法途徑的通知”。
病歷記錄
術后面癱疑骨折片壓迫 二次手術發現是器械斷片
醫院如何記錄朱少輝的2次手術經歷?
院方復函中介紹,朱少輝2015年3月4日入院,入院診斷為右外耳道骨瘤等4種病癥,3月8日行“右側外耳道腫物切除術+右外耳道成形術”,口腔科協助進行“右上頜骨囊腫切除術”。
術后醫生查房發現,朱少輝右眼閉合不全、右側鼻唇溝變淺、口角向左歪斜,出現右側面癱表現。醫院“考慮手術中損傷右外耳道后壁可能性大”,此后進入各種針對性治療。
3月15日的一次C T結果顯示,右側乳突區見“短條狀高密度影”,當時考慮為骨折片壓迫面神經。面神經電圖則顯示,朱少輝右面神經周圍神經源性損害(重度)。
3月22日,醫院教授再次為朱少輝進行“面神經減壓術”,此次手術中發現有異物殘留,神經離斷,醫生繼續行神經吻合手術。取出的異物確定為骨鑿尾端離斷的金屬片,面積大小約0 .3cm×0 .7cm.
進展
患者打下2.8萬欠條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