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甲狀腺炎在醫學上又被稱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對人的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傷害。那么你知道橋本甲狀腺炎的癥狀有哪些嗎,橋本甲狀腺炎嚴重嗎,橋本甲狀腺炎治療方法是什么呢,橋本甲狀腺炎該怎樣預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如何治療橋本甲狀腺炎?中醫將其歸屬于“癭病”、“虛勞”等范疇。根據患者患病時間的長短,結合臨床表現,可將本病分為早、中、晚三期進行辨證治療。
1 早期多從肝論治
本病發病部位主要在甲狀腺,甲狀腺在頸前結喉處,為肝經所屬,肝經循行“起于足大趾,上行繞陰器,過少腹,挾胃,屬肝絡膽,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吭嗓,系目系,上出額,與督脈交于顛”。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虛不能疏泄,相關即不能逍遙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經絡之間與氣血凝滯而作熱作疼。”
從病因病機看,情志變化是本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人的各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精神狀態的表現,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但長期持久的情志失調超過了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諸病源候論》云:“癭者由憂恚氣結而生。”《濟生方·癭瘤論治》曰:“夫癭瘤者,多由喜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氣血,循環一身,常欲無留滯之患,調攝失宜,氣凝血滯,為癭為瘤。”
導致本病的另外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體質因素。本病多見于女性,尤其是30~50歲的女性。據報道,北美大約40%~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甲狀腺病理檢查中發現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改變,有較嚴重改變者女性占5%~15%,男性則小于5%。
橋本甲狀腺炎多發于女性這也是由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女性與足厥陰肝經關系為密切,遇情志失調、飲食不宜等因素,常引起肝氣郁結、痰氣交阻、氣滯血瘀,以至化火傷陰等病理變化,且婦女因經、孕、產、乳等生理因素,易致心肝陰血不足;或郁怒化火傷陰,陰虛燥熱,煉液灼津為痰,痰氣交結而凝為頸前之腫塊發為本病。素體陰虛之人,因氣郁痰凝也易于化火,加之傷陰,更易致病程纏綿難愈。
本病早期多為肝郁氣結,氣郁化火,表現煩躁易怒,口干口苦,或有尿赤、便干等肝火偏盛的表現。患者此時常伴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故醫生多采用清泄肝火,佐以柔肝之法,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因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甲狀腺腫大,故不予軟堅散結之品。
2 中期仍以疏肝理氣為主,佐以健脾化痰
肝是與情志關系為密切的臟腑,主疏泄情志與氣機,為剛臟,喜條達而惡抑郁,且忌太過,因而凡因喜怒不節,憂思過度等情志失調,均可致肝郁氣滯,疏泄失度,橫逆犯脾,脾失健運,滋生痰濁,循經上擾,氣、痰、瘀互結而為癭。
從病因病機看,此期病機多為氣滯痰凝兼有血瘀,“痰凝”為本病病機的重點。中醫認為“百病皆因痰作祟”,《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指出,“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痰隨氣而無處不到,至于頸前則為癭。又脾主運化,如脾氣健則一身水液得以正常輸布;相反,脾失健運則水濕停聚而為痰。正如專家所說:“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虛使然。”研究表明,脾虛證以免疫系統的改變為突出。
橋本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共同參與,導致體內產生大量的破壞性抗體,如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A),引起甲狀腺組織細胞的損害,甲狀腺組織中大量淋巴細胞浸潤,這是機體免疫功能減退的一個重要表現。
此期患者病機多為肝郁、脾虛,表現為情志抑郁,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胸脅脹滿等。故在治療上,現代研究亦表明,益氣健脾的中饕具有調節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