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靜期
若異物較小,刺激性不大,或異物經氣管進入支氣管內,則可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為咳嗽和憋氣的癥狀很輕微,甚至消失.而出現或長或短的無癥狀期,故使診斷易于疏忽。
3.刺激或炎癥期
氣管異物的植物類型,因為游離酸含量,所以對氣管粘膜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豆氣管異物,水經過擴張,如此容易出現氣道阻塞。異物在氣道記憶停留時間較長,反應也較重。由于刺激性咳嗽開始,其次是氣管分泌物增多,氣管粘膜腫脹、頑固性咳嗽、肺不張、肺氣腫的癥狀。
4.并發癥期
異物可嵌頓在一側支氣管內,久之,被肉芽或纖維組織包裹,造成支氣管阻塞、易引起繼發感染.長時間的氣管異物,有類似化膿性氣管炎的臨床表現:咳痰帶血、肺不張或肺氣腫,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
家庭救治方法
氣管異物停留越久危害越大,因此,氣管異物一般均應盡早取出,以避免或減少發生窒息和其他并發病的機會。
1.病人一般情況較好時,可在直達喉鏡或支氣管鏡下,將異物及時取出。
2.術后喉頭水腫的預防除了可以給予抗生素或激素。青霉素8000萬單位,每日2次,肌內注射,地塞米松10毫克,每日一次肌肉注射。
3.病人如無明顯的呼吸困難,但因有支氣管或肺炎等嚴重并發病而有高熱和一般衰弱或脫水現象嚴重等,宜先行抗炎和補液治療.密切觀察有無突發呼吸困難,待體溫下降,一般情況好轉,再進行異物取出術。
4.若病情嚴重,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則應先做氣管切開,鎮靜、給氧。
預防
當幼兒在進食時哭鬧、嬉笑、跑跳或口內含著小物品突然深吸氣時,就非常容易將異物吸入氣管中。隨著呼吸的作用,異物就會進入氣管、支氣管或其深部,可以引起幼兒咳嗆、青紫、呼吸困難。
進入氣管的異物有的沒有及時發現,常常繼發感染,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與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或肺腫膿的表現相似。較大的異物被吸入后可以因阻塞在聲門或氣管腔,使其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氣管痙攣或聲門緊閉,幼兒可立即出現青紫、窒息而死亡。
幼兒氣管異物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家長應充分認識其危害性,注意預防幼兒氣管異物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