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情況,同時也是屬于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不過,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會有人放屁多或者是放屁臭。那放屁多是怎么回事呢?放屁臭的原因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每天不停放臭屁竟是這器官壞了
據報道,福州人王依伯有便秘的老毛病,近一年多時間,他發現自己每天放屁的次數變多了,氣味還特別臭。兩周前,他突發劇烈腹痛到醫院做腸鏡檢查,才知道自己患了大腸憩室炎。
頻繁放屁沒當回事 下腹劇痛方知是病
60多歲的王依伯以前常年便秘,近的一年多時間,他每天頻繁放屁。起先他以為是吃肉太多,消化不良,過幾天就會好,沒想到癥狀并未改善。他上網查詢,得知吃多了豆制品、洋蔥、雞蛋等,也會導致多屁。王依伯便不吃或少吃容易在體內產生氣體的食物,然而仍舊臭屁多。
近幾個月,王依伯經常感覺下腹部壓痛,起初去廁所就能緩解。到了后來,他的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便后還經常感覺排不凈。本月上旬,他下腹劇痛,疼得倒在床上直不起腰。他到醫院做了急診胃腸鏡,查出患了大腸憩室炎。在接受了灌腸和抗生素等治療后,諸多癥狀總算有了好轉。
大腸上鼓出“憩室”
據消化內科主治醫師介紹,消化內科所說的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因為腸道有些地方較薄弱,腸子里的壓力長期比較大時,薄弱處就會膨出小包,在腸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腸壁肌肉衰弱、腸內壓力持續較大是形成憩室的兩大重要條件。
放臭屁正是因為便秘,如果大便持續排不出來積存在憩室里,就會不斷產氣,這些氣體會很臭。
有數據顯示,結腸憩室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升高,在三四十歲的人群中,發病率小于10%,在7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高于40%。
醫師說,人體的腸管厚度不均勻,當腸子內時常受到過大壓力,薄弱處就可能出現憩室。老年人腸壁肌肉衰弱,便秘者排便時大力給腸子施壓,是造成憩室的兩大原因。
身體出現小問題或預示某種疾病
據醫生介紹,當小糞塊不斷刺激憩室內的黏膜,就會引起慢性炎癥。如果它們挨著某根動脈血管,甚至會引起嚴重出血。糞便在憩室里堆得太多太久,還可能造成腸穿,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醫生說,一般來說,腸道憩室如果沒有發炎,就不用治療。市民平時應建立主動、定時的排便習慣,多喝水、多運動、多吃蔬果和粗糧等高纖維食物。有便意時千萬不要憋。
大腸憩室癥在發炎時,主要癥狀就是小腹壓痛。其他癥狀還有便秘、腹瀉(交替發生),有的人放屁又多又臭,還有的人會便血。東方人大腸憩室炎普遍發生在右側結腸,疼起來很像闌尾炎。
當你突然腹部絞痛難忍,腹脹、惡心甚至便血,你可能是患了憩室炎。此病易與闌尾炎混淆,你可不能大意。
憩室病和憩室炎
胃腸道壁管分為粘膜、肌肉層、漿膜三層。因為某種原因,三層一起向外突出形成小袋樣(局部囊樣凸出),或內層的粘膜穿過松弛的肌肉層而突出形成小袋樣,胃腸腔內必然相應出現一個凹陷,就叫憩室。多個憩室同時存在稱為憩室病。本病見于全消化道,以結腸為常見,十二指腸次之,胃憩室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