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也有很多使用誤區。其實,近年來我國胃癌、大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高,而其中就有冰箱“瀆職”的原因。那么冰箱里的致癌物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打包盒、塑料瓶放進冰箱,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如本文開頭所舉的例子,打包盒放進冰箱,有可能危害巨大。一般來說,基本上只5號聚丙烯材質的塑料盒適合放入冰箱,這種材質相對穩定,耐高溫也耐低溫,其適合的溫度是零下20℃到120℃。
大家要記得:只有當塑料制品的底部標著數字“5”,或者“雪花”,或者“零下20℃”,才說明它可以放進冰箱儲存。
此外,我們平常喝的可樂、礦泉水,它們本身沒有問題,但裝它們的瓶子卻不可以長期使用。很多人會把喝完的塑料瓶留下來,作為油、辣椒等東西的儲藏瓶,這是很不健康的。
那么,什么樣的塑料瓶才是安全的? 塑料瓶的底部標注有‘1’‘2’‘3’等數字,它代表的就是該塑料瓶的使用材質。下面來看看,它們分別代表什么含義。
數字“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常見于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瓶底。其代表PET材料的耐熱度有限,至70℃就易變形,且會融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實驗表明:標“1”的塑料瓶用了10個月后,就可能釋放出被稱為“環境殺手”的塑化劑等有害物質。因此,標“1”的塑料瓶不能放在汽車內曬太陽,也不要拿來裝酒、油等日常食用的物質。
數字“2”:高密度聚乙烯(HDPE)
“2”常見于白色藥瓶、清潔用品與沐浴產品外瓶。HDPE無毒、無味,使用溫度可達100℃,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寒性。但它不適合用來做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儲存其他物品。如果清潔不徹底,好也不要循環使用。
數字“3”:聚氯乙烯(PVC)
“3”常見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PVC價錢便宜,同時可塑性優良,所以使用很普遍,但PVC只能耐熱81℃,溫度過高時會產生有害物質,所以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裝。而且PVC難清洗,易殘留,所以好不要循環使用。
數字“4”:聚乙烯(PE)
“4”常見于保鮮膜、塑料膜等。PE高溫時會產生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可能誘發乳腺癌等疾病。所以需要強調,保鮮膜不可以放入微波爐一起加熱。
數字“5”:聚丙烯(PP)
“5”常見于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等。其熔點高達167℃,是唯一可以放入微波爐的塑料盒,也可以在仔細清潔后重復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微波爐餐盒的盒體以PP制造,但盒蓋卻以其他材質制造,不能抵抗高溫,所以盒蓋不能與盒體一起放入微波爐。
數字“6”:聚苯乙烯(PS)
“6”常見于碗裝泡面盒、快餐盒等。同樣,PS不能放入微波爐加熱,以免因溫度過高而融出有害物質。另外,PS裝酸性物質(如柳橙汁)、堿性物質后,會分解出致癌物質。因此,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以及酸堿性明顯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