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們聽取外界一切聲音的唯一器官,相信大家對此都是知道的。但是耳朵也是會出現疼痛的狀況的,如果耳朵出現了問題,對我們的生活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你們知道耳根疼是怎么回事嗎?怎么治療耳根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耳根疼是一種常見病,硬氣耳痛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就耳朵本身而言,一般是有以下的幾種癥狀。
1、外耳道炎當耳內不適時,有人喜歡用指甲,發夾等在耳內掏挖,這容易將耳道皮膚戳破,引起感染發炎。此時不但有耳痛而且還可伴有出血。
2、外耳道癤腫當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時治療時,或年老體弱、患有糖尿病時,或耳道皮膚長時間受到水的浸漬,皮膚表面抵抗力減弱時,往往容易發生耳道癤腫,癤腫會逐漸腫脹、化膿,將耳道堵塞,引起疼痛。
3、中耳炎當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癥,尤其好發于兒童。
4、急性中耳炎在中耳腔內發生細菌性感染時膿液不斷增多,并直接壓迫對疼痛敏感的鼓膜,會引起耳內陣陣疼痛,可呈搏動性疼痛。
5、耳皰疹這同病毒感染有關,在耳廓上比較多見,所引起的耳痛似針刺或燒灼,少數人還可伴隨有面神經癱瘓,聽力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
6、耳耵聹就是俗稱的“耳垢”,由耳道皮膚下的耵聹腺所分泌產生。耵聹積聚時可堵塞耳道,聽力會受到影
響。一旦耳道內進水,耵聹會發生膨脹,緊緊壓迫耳道產生耳痛。
7、耳腫瘤當耳道或中耳腔內長有惡性癌腫,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耳道流血和聽力下降等病癥,還會有程度不同的耳痛。
8、耳神經痛耳朵四周神經較多,在受到過強過久的噪音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時常常會出現陣陣耳痛,通常時隱時現,往往能忍受,在檢查時卻發現不了什么病變。
耳根部疼痛的鑒別診斷
分泌性中耳炎要和急性中耳炎鑒別。用鼓室圖證實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臨床應監測分泌性中耳炎的側別、持續時間,是否存在合并的癥狀和嚴重程度。根據臨床癥狀和鼓膜粉紅色或黃色油亮、發線,以及B型鼓室導抗圖,一般診斷不難。必要時可在無菌操作下作診斷性鼓膜穿刺術確診。
中耳炎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常見癥狀。常發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1、聽力減退
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于體檢時始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