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飲食中缺少粗纖維
由于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原因,經常進食不科學、不規律,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導致體內攝取的纖維不能平衡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久而久之就易出現大便不暢等情況。
每天哪個時間排便好呢?
早晨起床時結腸蠕動功能增強,而早飯后又會產生胃結腸反射,促進結腸蠕動,因此晨起或早餐前后兩小時內是佳排便時間,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一點。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從哪些方面培養起呢?
第一,大便時別分心
許多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殊不知,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便秘。
第二,有便意別憋著
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有來不及上廁所便“憋著”,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定要盡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第三,好姿勢助排便
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松、腹壓增大,有助于順暢排便。只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
便秘注意事項
1、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如:五谷類、全面包等,這些纖維質食物可使堅硬的糞便軟化,易于排出);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
3、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孕婦應該積極的散步,做些輕度的家務來活動身體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促進排便;
4、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5、主食不要過于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糾正不規律排便時間的壞習慣,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7、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排便不規律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長時間的不排便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