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前不久,浙江也有媒體報道,醫院近接診了不少“貓抓病”患者,癥狀和茶山的袁阿姨差不多,都是淋巴結腫大,還伴有視力下降、發熱、關節痛等癥狀。
醫師說,“貓抓病”是一種由漢塞巴爾通體引起的,漢塞巴爾通體經貓抓、咬后侵入人體而引起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多變,其中以皮疹及引流區域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醫師也說,其實“貓抓病”一直在我們身邊,我們聽得少,只因為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是輕癥,一般會自己好。及時確診后,通過對癥治療,都會很快治愈的。
據介紹,大多數“貓抓病”會在感染后兩周發病,兩到四個月就會自行痊愈,也有少數人感染了漢塞巴爾通體后潛伏期長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還有人群不會發病。不過,極個別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可能引發一些全身并發癥而致命。如果被舔了眼睛,很可能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甚至致瞎,一般以結膜炎的形式出現。
被狗等抓咬也可能感染
“被貓抓咬會感染,被貓舔到傷口或眼睛等黏膜處也會感染。”醫師說,因為漢塞巴爾通體存在于貓的口咽部,跳蚤是貓群的傳播媒介,被貓抓傷、咬傷或與貓密切接觸,會有引發感染的可能。除了在貓身上,這種病菌在狗等其他動物的爪子、口腔內也存在。生活中所謂“正常”的貓都可能帶有這種病菌,特別是幼貓。但這種病菌對貓是沒有致病性的,所以我們不能在抓人或咬人的貓身上,看到貓有任何特別癥狀。
一些愛貓之人也不必對“貓抓病”那么害怕,醫師說,“貓抓病”不會人傳人。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貓抓病”和狂犬病是由不同的細菌引起的兩種不同的病,所以狂犬疫苗對治療“貓抓病”并不適用,如不小心被貓等動物抓傷后,應立即消毒處理,同時留意附近淋巴結的情況,如有不適,就應及時就醫。
話你知
如何預防“貓抓病”?
醫師提醒,“貓抓病”喜歡侵襲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而且容易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造成嚴重后果,慢性病者與免疫力低下者、有幼兒的家庭好不要養寵物。
預防“貓抓病”,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注意不要與陌生的貓、狗接觸,尤其是免疫力相對較弱的兒童,更不要隨意與貓狗耍逗。而家中有飼養寵物的親們,要做到經常殺菌消毒,防患于未然。
此外,被貓咬或抓傷后,應及時注射狂犬疫苗(貓也可攜帶狂犬病毒),如果之后出現淋巴腫大、畏寒發熱等癥狀,一定要將被貓咬或抓傷的病史告訴醫生,以利于正確診斷,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