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醫治療
由于中醫強調整體觀念,對心身疾病特別適用。臨床資料表明,小柴胡湯、龍骨牡蠣湯、半夏厚補湯、承氣湯、甘麥大棗湯、逍遙散、建寧湯等常用方劑,對精神因素引起的軀體病理反應者有良好效果。
為了能使用得當,必須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有針對性地使用。針灸對消除癥狀可取得立竿見影的療效,但應循證取穴,配合電刺激以增強效果。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預防也應同時兼顧心、身兩方面;心理社會因素大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作用才會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學預防應從早做起。
具體的預防工作
對那些具有協同OA明顯心理素質上弱點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傾向者應及早通過心理指導加強其健全個性的培養。
對于那些有明顯行為問題者,如吸煙、酗酒、多食、缺少運動及A型行為等,應利用心理學技術指導其進行矯正;對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環境里存在明顯應激源的人,應及時幫助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減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對于那些出現情緒危機的正常人,應及時幫助加以疏導。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遺傳傾向如高血壓家族史或已經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壓偏高)等情況者,則更應注意加強心理預防工作。總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會方面的預防工作是多層次、多側面的,這其實也是心理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
心身疾病專家的觀點
1、心身疾病是個常見的疾病,建議早預防、早治療,心身綜合治療。
2、在遇到軀體疾病時,非精神科醫生在診治的過程中,除了注意軀體的生理病理變化外,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配合心理治療,對于心身疾病的恢復效果更好。
3、建議社會各界多開展精神衛生方面的知識學習,共同創造良好的人文自然環境。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心身疾病治療原則的相關內容,通過文中的閱讀,相信大家對于心身疾病的治療以及心身疾病的預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文中還提到了一些專家的看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