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適當運動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游泳、保健操、太極拳、散步等,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促進骨細胞的活性。
2、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尤其是引起肌肉過度酸痛的運動。
3、打拳、跳舞時轉身、轉頸及彎腰動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
4、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做一些負重的運動,如爬坡、上樓梯等,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
5、工作、活動或休息時,均不要長時間處于同一體位或姿態(tài),要經常進行動作位置的變換調整。
6、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jié)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以能耐受為度,捏20至30下即可。
7、以手扶墻或桌子,分別用單足站立10秒鐘,左右交替20次。
8、以手扶墻或桌子,抬起腳后跟,然后下蹲5秒鐘,使胸部盡量貼近大腿,反復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時動作要慢。
9、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兒。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推20至30次。
10、扶墻或桌子,用腳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11、坐在沙發(fā)或椅子上,壓膝壓髖,用雙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開、合攏,使髖部盡量外展,做10~20次。
12、站立時,用健側腿持重,患側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鐘,然后坐下,微屈膝關節(jié),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動肌肉1至2分鐘。抖動要連續(xù)、流暢、自如。
13、平臥床上,左腿盡力屈髖屈膝,雙手抱住下肢使膝關節(jié)盡量貼近同側肩部,停留3~5秒鐘復原,左右交替,20~30次。
注意飲食,預防病發(fā)
1、日常生活中,通過攝入以下一些食品,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降低動脈硬化斑塊發(fā)生的可能。
2、牛奶含有一種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牛奶中還含有大量的鈣質,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3、大豆含有一種皂甙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4、生姜含有一種含油樹脂,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血脂和降膽固醇的作用。
5、大蒜含揮發(fā)性蒜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顯的降低有害血脂的作用。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老年人腿疼的一些原因以及治療預防方法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并且堅持鍛煉身體,只有這樣,才會減少疼痛的發(fā)生,肢體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