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個常見的疾病,它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并且是越來越年輕化了。而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時時刻刻的注意著自己的血糖指數,那么對于血糖我們應該怎么檢測呢,指尖測血糖準不準確呢,測血糖時我們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血糖穩定了就代表著病情穩定了,所以我們需要關注自身血糖的變化。那么對于測血糖,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
指尖測血糖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更好地測血糖,都購買了快速測血糖儀,只要對著手指輕輕一扎,就可以測出血糖的高低。但有些人在采血時,為了使血更快地滴到試紙上,會用力擠壓扎針的部位,將血擠出。其實,這種用擠壓扎針部位采血測量血糖的方法會導致血糖的測量結果偏低。
臨床中,采用一扎一擠的方式采血的患者,測量血糖的結果一直都顯示正常,直到出現了一些心血管的并發癥,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血糖比平時測量時高出很多。
導致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是患者在采血過程中過分按摩和用力擠壓針扎部位,這時不僅會擠出血,還會擠出一部分皮膚的組織液,對血液標本造成稀釋,使得血糖的測試結果偏低。
正確的采血方法是選擇左手無名指指尖兩側皮膚較薄處采血,因為手指兩側血管豐富,而神經末梢分布較少。在這個部位采血不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不會因為出血量不足而影響結果。
采血前可將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待扎針后,輕輕推壓手指兩側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處,讓血慢慢溢出即可。
除此之外,測量手指血糖時,好不要用酒精擦拭手指。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已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來說,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還遠遠不夠,更要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一般來說,每3個月監測一次。如果只監測血糖,而忽略了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很難達到長期血糖控制的效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購買了血糖儀,這是為了更加方便我們檢測血糖的指數。那么在指尖測血糖準確嗎?
測指尖血糖血糖時,如果用力擠壓的話會有血清滲出,稀釋血液,可使血糖比實際值稍低,建議抽靜脈血做化驗,制定控制方案,平時自己檢測是可以以指尖血糖為調整或者觀察用藥情況的.注意盡量扎時讓血液自行流出,不要擠壓。
其實指尖測血糖還是比較準確的,但相對而言抽靜脈血是準確的。那么我們在檢測血糖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