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可能出現肝源性水腫。
5、先消瘦、再水腫:可能是營養不良
癥狀:如果水腫前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且水腫從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很可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
病因:長期腹瀉、進食少、消化功能減退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常會缺乏營養。如果身體長期“入不敷出”,可能因血漿蛋白減少、膠體滲透壓降低,引起水腫。
6、肥胖,且水腫與經期有關:特發性水腫
癥狀:這類水腫往往出現在腳部,主要發生于中年女性,約半數有輕至中度肥胖。患者水腫多隨月經周期變化,會在月經前7~14天出現眼瞼、踝部及手部輕度水腫,經期后逐漸消退。這類水腫在站立時間較長、勞累后會出現,平臥或休息后,多會逐漸消失。
病因:目前認為可能與神經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有關;也有人認為源于長時間站立后,水鈉潴留引起浮腫,平臥后改善。這種水腫對身體影響較小,一般無需服藥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上面這些水腫和疾病之間的聯系,還需要醫生結合其他檢查診斷。出現水腫,未必就是得了病,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引起水腫。
生活中,這些事招來水腫
1、吃鹽太多
如果吃太多鹽,人會因為覺得咸感到口渴,于是會多喝水。這些水分子很快進入血液,被血液里的鹽吸引。
食鹽中含鈉,身體將多余的鈉排出體外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在一段時間內,身體會因鹽和水暫時增重,人看起來也會有點腫。
高鹽食物會促進組織水腫,經期前容易水腫的女性,尤其應注意主動控鹽,吃清淡食物。
2、長時間站立、久坐
老師、護士、交警等需要長時間站立的職業,容易出現靜脈曲張,導致腿部出現晨輕暮重的水腫。經常坐辦公室的白領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
建議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穿醫用彈力襪,并在工作間隙抬高雙腿,讓下肢血液充分回流,舒緩靜脈血管的壓力。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應注意每1~2個小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