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肝臟囊腫,很多人都不知道肝臟囊腫是什么。其實肝臟囊腫就是肝臟內出現了單個或多個囊性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那肝臟囊腫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肝臟囊腫是什么
并非腫瘤而是先天疾病
醫學界認識先天性肝囊腫(簡稱肝囊腫)是150多年前的事了,長期以來只有通過外科手術甚至尸體解剖才能確診,所以一直被認為是少見病。現在,科技進步了,躲在肝臟深處的囊腫大量被發現出來,肝囊腫就成了常見病。國人肝囊腫的發現率為1%~3.1%,實際數字肯定還要高一些。
通俗地說,肝囊腫就是肝臟上的水泡,一般不和外面相通,位置較淺或個頭大的,可突出來,使肝表面變得不光滑。囊腫大小相差懸殊,直徑小的如針尖,大者如嬰兒頭。但以數毫米至數厘米大者多見。囊腫數目可以是孤立的一個,也可有多個。內部結構可以是“單間”,也可是“套間”。囊內還會有液體。
肝囊腫是從哪里來的?原來在胚胎發育期,一些多余的膽管自行退化,與通道失去聯系,形成獨立王國。所以說肝囊腫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腎囊腫患者37%以上會合并有肝囊腫,故遺傳學認為這兩者的出現是由同一種基因控制的。
絕大多數不會癌變
肝囊腫的癥狀與危害和囊腫大小、所在位置、病程長短、是否受到外力沖擊與囊內有無感染等因素有關。
較小的肝囊腫常無癥狀,或只有輕度上腹部不適;不少患者可在上腹部摸到腫塊或肝臟表面不平而懷疑肝癌來診;囊腫壓迫膽管可出現黃疸,壓迫胃、十二指腸與結腸時,可發生餐后飽脹、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極少數患者的囊腫繼續擴大,過度擠壓正常肝組織,可以出現腹水、門靜脈高壓甚至肝功能衰竭。受到外力沖擊或囊壓力過高,囊腫可發生破裂;囊內液體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腹膜炎、與腸道形成瘺管或囊腫內出血,使癥狀變得比較復雜。
患者關心的問題是:肝囊腫是否會癌變?由于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病變,因此絕大多數不會發生癌變。有兩種情況雖然極少發生,但仍應該警惕:一、診斷錯誤,原本就不是肝囊腫,而是囊腫樣肝癌;二、有較長的肝囊腫病史,隨訪中觀察到囊腫壁從光滑發展到呈結節狀,可有肝癌其他指標出現。
定期做B超檢查
肝囊腫患者要定期隨訪。B超簡單、易行,又無損害,很容易隨訪。囊腫小的,可以1年復查一次,囊腫比較大的,半年復查一次為妥。要保留每次檢查結果,以便對比其變化,如能爭取同一位B超醫生檢查更好。一旦出現上面并發癥,或者原有癥狀加重,要及時就診,并主動陳述自己有關肝囊腫的病史,這樣能幫助醫生少走彎路。
比較小的囊腫,無須治療。較大或癥狀明顯的,可采用B超引導下抽液并注入酒精的方法進行治療。這種方法安全且療效好。如囊腫破裂、出血、壓迫附近器官影響進食、瘺管形成、腹膜炎或懷疑惡變者,應該毫不猶豫地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