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危害我們健康的疾病。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學會如何控制血糖。我們只有先了解糖尿病的早期癥狀才能做到預防糖尿病。到底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控制方法有哪些呢?
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控制
一、糖尿病人正常的餐后血糖值
糖尿病專家解釋,血液中的糖份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
糖份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之一。人們攝入谷物、蔬果等,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單糖(如葡萄糖等)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
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約占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份過多,多余的糖即轉變為脂肪。
正常人餐前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小于11.1mmol/L。但是基于糖尿病人的體質和病情不一,所以,糖尿病病人正常的餐后2小時血糖至少要小于11.1mmol/L,好能小于7.8mmol/L,才屬于正常。
二、餐后2小時血糖監測意義
專家解釋,餐后2小時血糖是指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整2個小時后測血糖。測量時應按與平時一樣的時間和劑量服藥、注射胰島素和吃飯。餐后2小時血糖受所進食物的種類、胃腸蠕動快慢、飯后運動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種因素影響。
餐后2小時血糖是反映胰島β細胞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即進食后食物刺激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敏感,無胰島素抵抗現象,則餐后2小時血糖值應下降到4.6~7.8毫摩爾/升。
但若儲備功能雖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島素比正常人還高,卻由于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抵抗雖不明顯,但胰島β細胞功能已較差,則餐后2小時血糖可明顯升高。
測餐后2小時血糖能發現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檢查空腹血糖,往往會使部分患者漏診。
同時餐后2小時血糖能較好地反映進食及使用降糖藥是否合適,這是空腹血糖不能完全反映的。另外,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不影響正常服藥或打針,也不影響正常進食,所以餐后2小時檢測不會引起血糖特別大的波動。
三、餐后血糖如何控制
飲食控制
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少食多餐。進餐時細嚼慢咽,延長進餐時間。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多食用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品。用餐時先來一碗含膳食纖維多的燕麥粥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膳食纖維可延長胃的排空和腸道運送速度,延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使進餐后血糖不會急劇上升。同時,膳食纖維食品可降低餐后血清胰島素的水平,在同等條件下,長期進食膳食纖維食品可以減輕體重。
藥物控制
應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餐后高血糖者,可增加短效胰島素或換用超短效的人胰島素諾和銳或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增加胰島素劑量或聯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羅格列酮。
2型糖尿病者如仍存在一定的胰島功能,也可考慮聯用胰島素促分泌劑,餐后血糖高者可首選快速作用的短效制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選擇作用時間較長的制劑如格列美脲或達美康等。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1、口腔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初期表現就會出現在口腔里,患者會感到非常的口干、口渴、飲水多,直接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口腔黏膜出現瘀點、瘀斑、水腫、牙齦腫痛、牙齒扣痛、或口腔內有灼熱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