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科學家已經報道了多株SARS-CoV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其變異程度不高,來自新加坡4株,加拿大1株,美國1株,我國香港2株,北京4株和廣東1株共13個病毒株中發現了129處變異,根據其進化樹,可以將目前的流行株分為2個基因組:一組包括我國北京4個毒株(BJ01-BJ04),廣州1株(GZ01)和香港中文大學測定的1個毒株(CUHK),其他毒株屬于另外一組,分析病毒的變異特征,有可能為追蹤病毒來源提供線索。
1、潛伏期
SARS的潛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內,一般約2~10天。
2、臨床癥狀
急性起病,自發病之日起,2~3周內病情都可處于進展狀態,主要有以下三類癥狀。
(1)發熱及相關癥狀
常以發熱為首發和主要癥狀,體溫一般高于38℃,常呈持續性高熱,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關節酸痛,頭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熱藥可有效;進入進展期,通常難以用退熱藥控制高熱,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對熱型造成干擾。
(2)呼吸系統癥狀
可有咳嗽,多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現咽痛,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可有胸悶,嚴重者漸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多見于發病6~12天以后。
(3)其他方面癥狀
部分患者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3、體征
SARS患者的肺部體征常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聞少許濕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征,偶有局部叩濁,呼吸音減低等少量胸腔積液的體征。
其他器官的改變
心:SARS患者心臟的肥大比較常見,一般表現為左右心均勻性增厚,心肌間質水腫較明顯,間質可有散在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部分病例可見到心肌細胞空泡變性,灶性心肌炎改變或心肌小灶性壞死,嚴重的繼發感染如真菌感染也可累及到心臟。
肝:多數病例可見腎小球明顯充血,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部分病例明小球毛細血管內可見廣泛的纖維素性血栓,部分病例可見髓質內小灶狀壞死及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腎間質血管擴張充血,部分病例可見到因繼發感染所致的小化膿灶,偶見血管炎。
腎上腺:部分病例可見腎上腺皮髓質灶性出血,壞死,淋巴細胞浸潤,皮質束狀帶細胞空泡變性和/或類脂含量減少。
腦:腦組織可見不同程度的水腫,部分病例腦內可見到散在的神經元因性改變,嚴重者甚至可見腦組織壞死,部分神經纖維可出現脫髓鞘現象。
骨髓:多數患者造血組織中粒系及巨核細胞系統細胞數量相對減少,部分病例紅系細胞呈小灶狀增生。
胃腸道:胃,小腸和結腸各段黏膜下淋巴組織減少,淋巴細胞稀疏,間質水腫,部分病例胃可見表淺的糜爛或潰瘍。
胰腺:間質血管充血,部分病例間質有輕度纖維組織增生和淋巴細胞浸潤,外分泌腺萎縮,酶原顆粒減少,部分胰島細胞變性。
結語:雖然非典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對于非典,我們還是需要時刻引起重視。畢竟對于這種疾病,暫時還沒有科學有效徹底醫治的方法。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如果不想生病,就得積極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