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進入2~3周后,發熱漸退,其他癥狀與體征減輕乃至消失。肺部炎癥改變的吸收和恢復則較為緩慢,體溫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復正常。輕型患者臨床癥狀輕。重癥患者病情重,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兒童患者的病情似較成人輕。有少數患者不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尤其是有近期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鑒別診斷
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的診斷必須排除其他可以解釋患者流行病學史和臨床經過的疾病。臨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細菌性或真菌性肺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軍團菌病、肺結核、流行性出血熱、非感染性間質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
治療
1.一般治療
(1)臥床休息。
(2)避免劇烈咳嗽,咳嗽劇烈者給予鎮咳;咳痰者給予祛痰藥。
(3)發熱超過38.5℃者,可使用解熱鎮痛藥,兒童忌用阿司匹林,因可能引起Reye綜合征;或給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
(4)有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損害,應該做相應的處理。
2.氧療
出現氣促應給予持續鼻導管或面罩吸氧。
(1)鼻導管或鼻塞給氧常用而簡單的方法,適用于低濃度給氧,患者易于接受。
(2)面罩給氧面罩上有調節裝置,可調節罩內氧濃度,不需濕化,耗氧量較少。
(3)氣管插管或切開經插管或切開處射流給氧效果好,且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和保持氣道通暢。
(4)呼吸機給氧是佳的氧療途徑和方法,常用于重癥患者的搶救。
3.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應有以下指征之一。
(1)有嚴重中毒癥狀,高熱持續3天不退。
(2)48h內肺部陰影面積擴大超過50%。
(3)有急性肺損傷(ALI)或出現ARDS。
4.抗菌藥物的應用
為了防治細菌感染,應使用抗生素覆蓋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臨床上可選用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等)、氟喹諾酮類、β-內酰胺類、四環素類等,如果痰培養或臨床上提示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感染,可選用(去甲)萬古霉素等。
5.抗病毒藥物
至今尚無肯定有效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時可選擇試用抗病毒藥物。
6.重癥病例的處理
(1)加強對患者的動態監護:盡可能收入重癥監護病房。
(2)使用無創傷正壓機械通氣(NPPV)。
(3)NPPV治療后,若氧飽和度改善不滿意,應及時進行有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
(4)對出現ARDS病例,宜直接應用有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出現休克或MODS,應予相應支持治療。
結語:如果我們的身體機能出現各種不適,那么一定會影響我們正常的工作和進度。對于像非典這種感染性極強的疾病,如果不發現的早,及時治療,那么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效果。所以我們對于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定期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