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非常人能忍受的,如果女人生孩子的痛感是9級的話,那么三叉神經痛有10級以上。由于三叉神經痛長期發作,會導致患者疼痛難忍可發生精神性格的改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為了幫助大家更清楚的認識三叉神經痛疾病,下面來了解下。
三叉神經痛發作起來讓人痛不欲生,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痛”。這種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而近年來發現,三叉神經痛也有向年輕人蔓延的趨勢。
且不說其病因,單單發作起來,就讓人難以忍受,甚至讓人覺得有種想要死掉的感覺。可見三叉神經痛是多么的可怕,所以,了解三叉神經痛的癥狀表現很重要。那么,三叉神經痛,“痛”在哪呢?
擴散程度
疼痛的擴散不呈跳躍式,如第三支痛不會越過第二支而到第一支痛。疼痛亦不越過中線,即使雙側的患者,一側發作時也不越過對側。這些三叉神經痛的癥狀比較常見。
沿神經走行分布
疼痛的部位為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的一個支或數支,也可由一支開始,爾后擴散到其它支,三叉神經痛的疼痛發作多沿神經的走行分布。這就是三叉神經痛的癥狀表現。
面部
發作時,患者受累的半側面部可呈現痙攣性扭曲,發作終止后有時出現交感神經癥侯,主要的三叉神經痛的癥狀表現為患側面部先發白,然后潮紅,結膜充血,并伴有流淚、流涕、流涎等。
有時出現所謂三叉神經、面肌痙攣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經癥。這也屬于三叉神經痛的癥狀表現。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
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并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位置
三叉神經是面部粗大的神經,它的運動部分從腦橋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再并入下頜神經,一同經卵圓孔穿出顱部。而它的感覺部分的胞體組成位于顳骨巖部尖端的三叉神經節。
形態
三叉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
病癥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短暫的、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三叉神經痛從病因學的角度可分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癥狀性三叉神經痛兩類。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生于成年及老年人,發病率1.8‰,70-80%病例發生于40歲以上,高峰年齡為50歲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為單側,右側多于左側,5%以下為雙側。
疼痛多由一側上頜支或下頜支開始,逐漸擴散到兩支,甚至三支均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