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是一種重性精神病,患者雖然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是卻總是會出現一些認知功能的損害。那么精神分裂的表現有哪些呢?精神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呢?為什么會精神分裂呢?精神分裂怎么辦比較好呢?
精神上的創傷總是很難治愈的,而精神分裂就屬于其中一種。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么人們會精神分裂,換了精神分裂應該怎么辦?
精神分裂是什么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颊咭话阋庾R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復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狀態。
病因
精神分裂癥是由一組癥狀群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盡管目前對其病因的認識尚不很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和外部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識。無論是易感素質還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同患者其發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較為重要。
臨床表現
1.臨床表現
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可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等方面,個體之間癥狀差異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階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癥狀。
(1)感知覺障礙
精神分裂癥可出現多種感知覺障礙,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而幻聽為常見。
(2)思維障礙
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是以思維聯想過程障礙為主要表現的,包括思維聯想活動過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維聯想連貫性及邏輯性等方面的障礙。妄想是常見、重要的思維內容障礙。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關系妄想、影響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統妄想等。據估計,高達8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監視、被排斥、擔心被投藥或被謀殺等,在妄想影響下患者會做出防御或攻擊性行為,此外,被動體驗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較為突出,對患者的思維、情感及行為產生影響。
(3)情感障礙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常見的情感癥狀,此外,不協調性興奮、易激惹、抑郁及焦慮等情感癥狀也較常見。
(4)意志和行為障礙
多數患者的意志減退甚至缺乏,表現為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工作和學習興趣減退,不關心前途,對將來沒有明確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計劃和打算,但很少執行。
(5)認知功能障礙
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認知缺陷的發生率高,約85%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信息處理和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短時記憶和學習、執行功能等認知缺陷。認知缺陷癥狀與其他精神病性癥狀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如思維形式障礙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癥狀更明顯,陰性癥狀明顯患者的認知缺陷癥狀更明顯,認知缺陷可能與某些陽性癥狀的產生有關等。認知缺陷可能發生于精神病性癥狀明朗化之前(如前驅期),或者隨著精神病性癥狀的出現而急劇下降,或者是隨著病程延長而逐步衰退,初步認為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比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缺陷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