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放療反應的護理
肺癌患者放療過程中會出現全身不適、乏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白細胞減少等。患者此時應注意休息,調節飲食、增加營養,預防感冒等。如白細胞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109/L時,應暫停放療,并適量口服利血生、鯊肝醇、肌苷、升白安等升血球藥物。若白細胞低于1×109/L,應臥床休息,實行保護性隔離,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人員走動,每Et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用1:500的84消毒液噴灑地面2次。并可輸少量的新鮮血或白細胞,同時給予有效抗生素,預防感染的發生。對不能進食的患者,可采取靜脈補液,以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并補充足夠的能量。應注意口腔衛生,必要時進行口腔護理。
3、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化
急性放射性肺炎可發生于放療開始后2周至放療結束后3個月之內,是因放療引起的肺泡內滲液和間質炎所致,并與放射劑量和放射野面積有關。
患者可出現干咳、泡沫痰、不規則低熱,若合并感染可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和高熱。放射性肺炎一旦發生,應立即停止放療,并注意休息,給予高蛋白、高熱能、高維生素飲食,無合并感染者可給予祛痰藥物及氣管和血管擴張劑。
對繼發感染者,應及時給予有效抗生素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病情好轉后,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應逐漸減量至停藥。
若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可讓患者取半臥位,給予氧氣吸人,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并控制輸液速度,以免使呼吸困難加重。
放療6個月后發生的肺損傷表現為肺纖維化,多數患者無癥狀或僅表現為干咳。但大面積肺纖維化可致慢性呼吸循環衰竭,對這種患者,主要是預防感冒,防止呼吸道感染,感染一旦發生要及時控制。
4、放射性心臟損傷
肺癌患者,特別是左側肺癌,應采用多野照射,盡量避免對心臟的大面積高劑量照射。有時可出現放射性心包和心肌炎,患者可出現心慌、胸悶、憋氣,輕者也可無癥狀,心包積液多時可出現脈搏細快和早搏。出現以上癥狀并經心電圖等相關檢查證實為放射性心臟損傷時應暫停放療,并注意休息,防止感冒,同時給予相應治療。
5、食管損傷
常發生在放療后2周左右,患者表現為胸骨后疼痛或進食疼痛。此時應注意患者的飲食護理,忌食刺激性藥物、食物,宜進食蛋羹、豆腐等高營養少刺激的食物,并口服1%新霉素或普魯卡因,以保護食管黏膜。對影響進食者,給予靜脈輸液,以補充能量,維持正氮平衡。
對于二級以下放射性食管炎(能進食流質食物)只需要對癥處理治療即可,三級以上放射性食管炎(不能進食)需要管飼要素營養或靜脈高營養支持治療病輔助輸液抗菌消炎等積極處理,以保證放療的順利完成。
6、中醫中藥護理
中醫中藥在防止和減輕放療反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如中藥靈芝的抗放化療毒副作用機制研究已經比較成熟。
靈芝具有出色的抗化療效果,其扶正固本,免疫強化的特性可作用于腫瘤治療的任一階段,關鍵是要選擇合適的靈芝藥物。
專業的抗放化療靈芝制劑有醫用級靈芝孢子粉、10:1以上高濃縮靈芝制劑等,因為其含有的靈芝多糖和靈芝三萜酸兩種成分高,可有效調節人體免疫能力,同時控制化療毒副作用的產生。而靈芝多糖與三萜酸成分的結合,更具有多靶點抗腫瘤機制,如免疫促進,癌細胞殺傷、腫瘤新生血管抑制、甚至翻轉癌細胞的多重抗藥性作用。
肺癌放療期間吃什么食物好?
1、生梨汁、鮮藕汁、蘆根湯、西瓜、蜂蜜、荸薺汁、赤豆湯、綠豆湯、百合及各種蔬菜和新鮮水果。忌食助濕生痰的食品和辛辣的食品:如芋艿、山芋、肥肉、辣椒、蔥、姜、胡椒、韭菜等。
2、若有氣血不足現象,則宜補充高蛋白食物如奶類、瘦肉、動物肝臟和紅棗、山藥、桂圓、蓮子、黑芝麻、黃鱔、牛肉等補氣生血的食品。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肺癌放療副作用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放療是治療癌癥的手段之一,但是放療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強大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在此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