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本該是幸福美滿的時刻,家庭的負擔減輕、工作更為熟悉、朋友也多。但是這個時期卻是猝死和疾病的高發期,那么為何這個時期是身體的多事之秋呢?又有哪些可以解決的方法呢?
為何45-55歲是危險期?
1.生理因素造成,到了中年之后生理功能由盛轉衰,五臟六腑的功能的下降以及身體內分泌的變化,胸腺、甲狀腺、腎上腺,以及女性的卵巢功能開始出現退化現象。
2.新陳代謝的減緩和免疫力降低,新陳代謝會隨著衰老而減緩,更容易出現“發福”現象,疾病也在此時更容易入侵身體。
3.更年期的出現,到了45-55歲前后更年期會到來。生理功能改變的同時也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問題,同時體內激素不穩定,還會誘發婦科疾病、腫瘤等發生。
4.應酬多,長期的工作應酬、不良習慣等帶來的危害,在這個時期更容易爆發,出現酒精肝、脂肪肝、三高等問題。
5.忽略對身體的保養,中年之后身體的功能下降,但大家潛意識忽略對身體的保護,引起小病變大病。
這個年齡段會發生哪些問題?
1.猝死
中年人常常會因為患有基礎疾病,如代謝障礙、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疾病,加之長期疲勞、飲酒、情緒波動等,出現猝死現象。
2.心臟疾病
常年的不良生活習慣、超負荷工作、睡眠不足和不健康飲食等,導致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發生。
3.肝臟問題
應酬多、煙酒刺激、高脂肪飲食、濫用藥物等,導致中年時常出現酒精肝、脂肪肝、肝硬中過毒、肝硬化等。
4.胃腸道問題
暴飲暴食、酗酒、抽煙、熬夜、壓力大、活動量少等,常常到中年之后引發胃部不適,如胃炎、胃潰瘍、食欲不振、便秘等,其中胃癌的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后。
5.腎問題
中年除了會因為腎虛出現腰膝酸軟、乏力和尿頻之外,,還會因腎臟病出現水腫、高血壓、無尿、尿頻、腰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