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同發作的治療
1.小發作
常用地西泮、琥珀酸胺、丙戊酸鈉治療,可加用溴劑治療。
2.大發作
用苯妥英鈉、丙戊酸鈉、苯巴比妥等治療。可試用尼莫地平、西比靈鈣拮抗劑。
3.精神運動發作
用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氯硝西洋等治療。好達到丙戊酸化。
4.其他發作
綜合性用藥治療。
二、癲癇持續狀態治療
主要大發作持續狀態的治療。快速控制抽搐發作,維持治療,并發癥的治療。
(一)快速終止發作
常用地西泮每次10—20mg,靜脈注射,相繼靜脈滴注苯妥英鈉10—20mg/kg,低于50mg/min,和(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100—300mg/次。
(二)維持控制發作
常用法是以苯妥英鈉、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藥物聯合用藥,以控制發作,而又不出現加深昏迷等副作用;注意吸氧;補水、補鈉不能過多,預防腦水腫等并發癥。
(三)并發癥的處理
1.腦水腫的治療。
2.控制肺部感染。
3.調整水電解質紊亂。
(四)控制精神癥狀
必須在控制發作的同時選用抗精神病藥物,常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不宜久用,且應注意副作用。
三、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癲癇的發生是由風、火、痰、瘀為患,導致心、肝、脾、腎、臟氣失調,肝腎陰虛、陰虛則陽亢、陽亢則肝風內動、亢而熱盛、熱盛化火、火極生風、風火相助為患,另脾虛失運、清氣不升、濁氣下降則痰涎內結、痰迷心竅、心血不遂而瘀、瘀則經絡不通、痰阻血瘀上擾清竅,終致癲癇發作。根據發病機理,常采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為治療方法。另外,針灸也是有效的治療方法,根據癲癇辯證,選用體針,頭針,拔罐,穴位埋植,芒針,穴位敷貼。
結語:為減少癲癇的發生,應注意圍產期保健,慎用某些藥物。癲癇雖然是遺傳性的,但是它的遺傳率比較低,只要做好癲癇的治療工作以及癲癇的預防工作,癲癇長時間不發作還是可以的,也可以算是可以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