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是小孩剛出生后患有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因此,準父母們就要注意了,了解新生兒敗血癥的原因,及新生兒敗血癥的治療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有新生兒敗血癥的機率,那么新生兒敗血癥能治好嗎?想了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文哦。
敗血癥的治療
新生兒敗血癥主要表現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發熱(早產兒或病情重也可表現體溫不升)、面白、好睡、黃疸加重、身上有出血點、腹脹及肝脾腫大等。多見于孕母有發熱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濁,新生兒有臍部感染或皮膚膿皰疹、破損等。
新生兒敗血癥能治好嗎
1、病因治療
及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是治療的關鍵。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選用青霉素類,產酶菌株選用新青霉素類或第一代頭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選用氨芐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頭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確時可選用抗菌譜較寬的藥物。重癥感染可聯合用藥,但應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亂及二重感染。為盡快達到有效血藥濃度應采用靜脈途徑給藥。療程視血培養結果、療效、有無并癥而異,一般7-14天,有并發癥者應治療3周以上。
2、及病灶清除
局部有臍炎、皮膚化膿灶、口腔粘膜潰爛等應作相應處理,切斷感染源。
3、免疫治療
可直接補充新生兒血中的各種免疫因子及抗體,增強免疫功能,促進疾病恢復。方法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細胞輸注,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療等。
4、支持療法
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適量維生素,保證熱卡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必要時給予輸血、血漿、白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
5、對癥治療
采用物理方法使患兒保持正常體溫。發紺時可吸氧。有循環障礙者應補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藥物。煩躁、驚厥可用鎮靜止驚藥。有腦水腫時應用脫水劑。
單純的敗血癥只要是治療得當,應該是沒有任何后遺癥的,日后寶寶會像健康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復雜的敗血癥,例如合并腦膜炎、壞死性腸炎等,其后果,則視此器官被破壞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例如腦萎縮、水腦癥、聽力障礙、消化吸收不良、營養不足或是長期腹瀉等。
新生兒敗血癥應該如何預防
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因此,要想預防新生兒敗血癥,就要切斷感染源,針對特有感染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預防新生兒敗血癥的發生。提倡母乳喂養,也可降低相聲而敗血癥的感染概率。
1、做好圍生期保健
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通過孕婦的體檢能夠了解嬰兒的發育狀況,能夠及時診斷并處理,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盡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對難產及羊水污染嚴重的新生兒可用抗生素治療。與新生兒接觸的人(包括產母、醫護人員等)均應先洗手,這是切斷感染途徑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