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飲食三原則
一、合理搭配
頸椎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于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
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二、飲食有度
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在患病以后,頸椎病患者的飲食要有節制,不可暴飲暴食。人體的陰陽是平衡的,飲食過度或過寒、過熱都會使陰陽失調,而致臟腑受傷。長時間食生冷寒涼的食物,會傷脾胃之陽氣,導致寒濕內生,從而加重頸椎病的癥狀。
三、對癥進食
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由于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
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而維生素B、E則可緩解頸椎病患者的疼痛,解除疲勞。頸椎病患者多吃含鈣、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的食物,對于患者身體有幫助,可以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
1、枕頭以中間低,兩端高為好
專家指出,睡覺時的枕頭高低也會影響頸椎。枕頭應以個人的生理位為佳,一般來說枕頭要求厚度適中,不宜過高,寬度應達肩部,使頸椎受到承擔,能達到充分休息的理想枕頭應是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中間低、兩端高的形狀較好。
2、工作每間隔1小時旋轉頸部一會兒
人體頸部的神經受壓有一定周期,一般來說1小時左右為周期極限,因此,如果職業上要求頸部長時間低頭、仰頭或進行其他動作時,要注意在1個小時左右休息一下,放松頸部,以避免頸部的超負荷工作。此時可讓頸部回復放松的狀態,并慢慢旋轉頸部。
3、升高或降低座椅與桌面以調整合適體位
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易發生頸椎病。
專家指出,坐姿應盡量自然,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曲線。一般辦公室座椅可通過升高或降低以與桌面電腦達到合適位置,從而讓頸部不太累,建議好平視或稍微俯視電腦,避免仰視電腦,否則脖子非常容易疲勞。
結語:看完本篇文章后,相信大家對頸椎病的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癥狀都有所了解了吧!日常生活中,在辦公室工作的朋友們,一定要做好預防頸椎病的準備,千萬別等得了頸椎病再來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