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癌是一種耳科疾病,由中耳發炎導致的疾病,那么大家了解中耳癌嗎?中耳癌癥狀有哪些?中耳癌的診斷是什么?如果你感覺耳朵不適,有下文介紹的癥狀,那么就要及時就醫,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些中耳癌癥狀,及中耳癌的治療方法。
中耳癌癥狀
中耳癌為發生于中耳的惡性癌腫,對耳朵的危害很大,應該我們應該了解有關中耳癌的知識,遠離中耳癌。中耳癌的誘因,很可能是中耳的長期感染,其發病年齡多為40~60歲,本病病理是以鱗狀上皮細胞癌常見,基底細胞癌和腺癌較少見。中耳癌較少見。多為原發,亦可繼發于外耳道、鼻咽、顱底或腮腺等處的癌瘤。病因不明,因多數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史,而疑與長期刺激有關。病理上以鱗狀細胞癌為主,腺癌與肉瘤極少。
血性耳漏,耳聾、耳內發脹,常為早期癥狀。繼而有耳深部跳痛,向顳部和枕部放射。多數患者的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后壁有肉芽或息肉樣組織生長,堵塞耳道,易于出血。癌瘤起于鼓岬或乳突者,早期即可出現面癱、眩暈;晚期出現張口困難及第Ⅴ、Ⅵ、Ⅸ、Ⅹ、Ⅺ、ⅩⅡ腦神經癱瘓等癥狀群。頸淋巴結轉移可發生于患側或雙側,亦有轉移至內臟或骨骼者。顱底頦頂位及顳骨體層X線攝片或CT檢查可示癌瘤侵蝕范圍;經病理檢查可以確診,且可依其類型選擇治療方法。此外,取外耳道分泌物作脫落細胞檢查,也有助于診斷。
中耳癌的診斷
診斷中耳癌,主要依靠臨床檢查,確診靠活檢病理診斷。診斷應當包括腫瘤所侵犯的范圍,有無顱底和顱內結構的侵犯和破壞,有無腮腺和面神經侵犯,如有頸部淋巴結腫大,應當進行針吸細胞學檢查。顳骨和顱底的X線平片或CT掃描有助于確定原發部位與破壞范圍。排除鼻咽癌,查找腮腺區和頸上深處有無轉移淋巴結。
凡遇下列情況要高度懷疑為中耳癌變
1.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內有肉芽或息肉樣新生物,切除后迅速復發或觸之易出血。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流膿轉變為流膿血性或血性分泌物。
3.耳深部持續疼痛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部體征檢查不相稱。
4.乳突根治術腔長期不愈并有頑固性肉芽生長。
5.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癥狀突然加重或發生面癱。
診斷中耳癌,主要依靠臨床檢查,確診靠活檢病理診斷。診斷應當包括腫瘤所侵犯的范圍,有無顱底和顱內結構的侵犯和破壞,有無腮腺和面神經侵犯,如有頸部淋巴結腫大,應當進行針吸細胞學檢查以確定手術方案。
常用的檢查手段
1、耳鏡檢查
可見外耳道、中耳有肉芽、息肉樣或乳頭狀新生物,觸之易出血。
2、CT、MRI檢查
可明確腫瘤侵犯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