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水中毒”這一回事,喝水怎么會中毒呢?其實如果不正確的喝水,或者對喝水有強烈反應,也會中毒的,那么水中毒癥狀有哪些?水中毒怎么辦?如何預防水中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中毒怎么辦
一旦發生水中毒,輕度病員,停止攝入水分,機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后,可自行恢復。對嚴重水中毒患者,立即禁水外,應采用利尿劑加強水分的排出。
一般采用滲透性利尿劑,如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0.2L,靜脈快速滴注,也可用袢利尿劑,如速尿和利尿酸。以減輕腦水腫和增加水分排出。
也可靜脈滴注5%高滲鹽水液,目的是迅速減輕細胞內水腫,改善癥狀。對少尿或無尿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利尿劑和大量高滲鹽水不但無效且有增加循環負荷的危險,不宜使用。除停止水份攝入外,可采用人工透析的方法。
水中毒的癥狀
正常人水的平衡主要由抗利尿激素和腎臟的排水功能調節。當機體失水時,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增強,抗利尿激素釋放量增多,腎臟對水的重吸收活動增強,尿量減少,從而保留了體內的水分。
反之,大量飲清水后,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釋放量減少,腎臟對水的重吸收減弱,使體內多余的水從尿液排出。腎臟生成的尿液被運送到膀胱,當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時(400~500ml),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興奮,通過一系列神經反射完成排尿過程。
當以上調節機制失常時,大量飲清水或輸入大量5%葡萄糖液后,細胞外液量急劇增加,呈稀釋性低鈉血癥,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水分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尤其是腦細胞水腫從而出現神經系統癥狀。
一般血清鈉低于125mmolPL時出現惡心、不適,低于120mmolPL時則出現抽搐、意識障礙、昏迷等。短期內大量飲清水(原發性飲水過多)導致水中毒臨床少見,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患者。
此患者發生水中毒,可能與老年人對水、鹽代謝調節能力減低及對膀胱充盈不敏感,排尿感下降有關。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一般多可診斷。由于血液稀釋,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和血漿蛋白量均有降低,血清鈉、氯測定也降低。
水中毒的診斷
水中毒的檢查化驗
對本病的檢查主要是臨床狀癥的檢查及血生化檢查檢查。
經檢查患者常表現為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異常,出現煩躁、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呼吸困難、低血壓、少尿、驚厥和昏迷,嚴重者可引起死亡。血生化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和血漿蛋白量均有降低,血清鈉、氯測定也降低。
水中毒的鑒別診斷
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