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什么是脈管炎嗎?脈管炎的全名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那么大家知道脈管炎的病因是什么呢?脈管炎癥狀是什么嗎?脈管炎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脈管炎癥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也可以叫做脈管炎,脈管炎多數見于亞洲地區,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以前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北方地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病比較少見。此病多發于男性青壯年。病變主要累及四肢遠端的中、小動脈,伴行靜脈也常累及。臨床主要表現為四肢疼痛。
一、癥狀和診斷
脈管炎主要是由于人體的四肢中有一些小動脈阻塞而導致血流減少,肢體缺血引起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相關的癥狀。
(1)疼痛
早期主要是間歇性跛行,即當病人行走一定距離(50~500米不等)后感小腿或足部肌肉脹痛或抽痛,如果繼續行直,則疼痛加重,后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緩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復出現。晚期病情進一步加重,病人常可出現靜息痛。此種疼痛非常劇烈,經久不息,夜間為甚。病人日夜屈膝抱足而坐,徹夜不眠。
游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約40%的病人在發病前或發病過程中,在小腿或足部反復出現游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常呈紅色條索,結節狀,伴有輕度疼痛。
(2)肢體營養障礙
肢體長期缺血,引起肢體營養障礙,主要表現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皮膚干燥,色潮紅或紫紅,汗毛脫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縮。晚期可出現肢體潰瘍或壞疽。且多屬干性壞疽。
診斷要點
(1)男性青壯年多見,以20~40歲多,女性甚少見。病人多嗜煙。
(2)初發時常為單側下肢,以后可累及對側下肢,嚴重時上肢也可受累。
(3)有下肢慢性動脈缺血的臨床表現。癥狀多從肢端開始,短期內可發展到小腿或前臂。患肢抬高后蒼白,下垂后潮紅或瘀紫。用手指壓迫趾(指)端皮膚或趾(指)甲,局部皮膚或甲床毛細血管回復時間緩慢。患肢足背或/和脛后動脈、國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少數股淺動脈也累及。
(4)下肢有游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病史或臨床表現。
(5)病情可呈周期性穩定和發作反復交替,肢端循環逐趨惡化,發生壞疽。
(6)一般無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或糖尿病等病史。
二、病因和病理
真正的病因不清楚,但發現與發病有關的幾種因素。
(1)吸煙
吸煙與本病的發病機理也不清楚,但與疾病的發作有非常明確的關系。臨床上發現病人戒煙后,癥狀可好轉,病情易予穩定,但如再次吸煙,癥狀又可加重。可能由于吸煙能引起血管收縮的緣故。
(2)性激素
本病多數患者為男性;且發病年齡又為青壯年,考慮與雄性激素有關。
(3)地理分布與寒凍
可能與寒冷可誘發血管痙攣有關。